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与选官用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05年,由张之洞领衔上奏的《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中倡议,办新式教育仍应“尊经学”,且“崇品行”,并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培养师范人才,对科举制下传统读书人妥善安排出路,这表明当时(     
A.清廷科举制改革措施较完善B.教育转型局势复杂矛盾重重
C.改良理论仍然占据舆论主流D.中体西用思想得到一定延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18年,陶行知撰文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教人“分利”而不教人“生利”,因此,越教人越穷,越教社会越趋于贫弱,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提倡“生利”的职业教育。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
A.强调职业教育的个体价值B.注重对教育进行充分调查
C.顺应世界工业发展之潮流D.目的是谋求国家富强进步
2022-05-2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世纪后期,体育已经成为英国公立学校的重点课程之一。哈罗公学的校长说:“在智力、工业、科学和战争准备方面,英国人并不比法国人或德国人聪明”,然而“体育所赋予的健康和精神”却让英国人脱颖而出。这说明体育教育
A.保证了英国的优势B.增强了国家的实力
C.弥补了知识的差距D.提升了民族的品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嘉定十五年龚盖卿说:“本朝科举之法最为严密,将试而委官,已试而锁院。虑考官之容私也,胡(故)立糊名、誊录之法;虑士子之饰欺也,故立代笔、传义之法。三百年间,名卿才士皆此涂出。”这说明宋代科举制度(  )
A.考试过程最为严密B.具备有效的运行机制
C.实现社会公正公平D.杜绝了考场舞弊现象
2022-02-15更新 | 591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05年9月,政府决定在下一年废除科举制……此后,新式学堂毕业生在政府中占重要职位……在学堂的礼堂和课室中,都贴有雍正皇帝的《圣谕广训》,每月初一由大家齐声朗诵,被用作教官话的课文。以上材料说明
A.传统教育改由新式学堂负责B.新教育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C.清政府在大力推行教育改革D.政府当局开始学习西方文化
6 . 1868年到1881年期间,几乎所有的西欧和中欧的国家以及美国都建立起国家免费和义务学校教育的制度。促进公立教育的理由有很多,公立学校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公民更具爱国、民族主义精神的一条途径,学校还可以为工人提供技能培训,这是经济和军事现代化所必需的。关于“西欧和中欧的国家以及美国”教育制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育制度的调整得益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B.免费和义务教育的发展成功地实现了教育的普及
C.公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各国对外扩张的需要
D.国家免费教育和义务教育开始于19世纪中后期
2021-06-2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吏文》是朝鲜(高丽朝)与明朝之间的外交公文及明朝内部的部分文件。朝鲜提出“汉吏之文,事大要务,不可不重”,科举考试将“吏文”与“四书”“小学”“汉语”同设为第一科。这反映了古代朝鲜
A.照搬明朝政治制度B.重视翻译明朝文献
C.深受中国文化影响D.借助科举普及汉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