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先秦文献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些论述。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篇目创作年代相关论述
《尚书·大诰》西周成王时期“予(我)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西周幽王时期“下民之孽,匪(非)降自天”
《左传·昭公十八年》春秋中叶“天道远,人道迩(近)”

A.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B.天子权威不断强化
C.对上天认知日臻理性D.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2022-06-04更新 | 30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D.神权与王权结合
2020-10-15更新 | 26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届湖南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商代早期的甲骨卜辞中,“帝”的卜辞较多,其含义往往指“天神”。到商朝末期,“宗”类卜辞的增加,“帝”逐渐消失,“帝”成为先王的祭称。这反映了
A.宗教祭祀仪式简化
B.宗法嫡庶关系确立
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D.天人合一理论成型
2020-09-09更新 | 438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平行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周前期,“王臣”主要为周王所有,平时在国都附近活动。西周晚期,“王臣”变得前所未有的扩大,整个周王朝除周王以外的人都应当属于“王臣”的范畴。王臣内涵的扩大表明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增强B.天下共主理念日益凸显
C.贵族世袭特权地位受冲击D.周天子的权力得到强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殷商贵族笃信“天命”主宰一切,并永远庇佑其统治,祭祀占卜居于政治意识的主流。而西周宣扬“敬德保民”“明德慎刑”才能得到“天命”的眷顾。这一变化表明了
A.“天命观”的消逝B.伦理政治的勃兴
C.德主刑辅理念的成熟D.神权思想体系的崩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
A.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开始分离B.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知
C.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D.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2019-08-09更新 | 153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019-01-30更新 | 3582次组卷 | 106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衡阳八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8 . 国家观念的核心是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以伦理为基础的国家观,由皇权神授推衍出“朕即国家”,而国家(统治者)是家长,被统治者是子民,“家长”对“子民”理论上具有无限的管理权与责任。……在这种理论结构中,每个人都存在于严密的“三纲五常”之中。君主的权力来自“神授”,因此其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个体”无条件地受其宰控,没有个性,更没有自由。
——雷颐《中国近代国家观念变迁与反传统思想源流》
材料二 在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志士们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介绍西方新观念。他们认为西方之所以民富国强,关键在其兴民权、开议院,人人有自由之权,国事决于公论。
——雷颐《清朝灭亡源自对现代性的无知》
材料三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起了我们的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存则同存,亡则同亡,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1937年10月)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国家观”形成的原因?
(2)比较材料一、二“国家观”的主要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国家观”的时代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揭开“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的原因有哪些?
9 . 《史记·殷本纪》中引孔安国云:“至人以人事观殷,大龟以神灵考之,皆无知吉者。”《尚书·盘庚》云:“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吊由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这反映出商朝
A.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B.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C.商业贸易的相对发达D.自然崇拜有广泛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