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法治”思想及其实践构成了一部法制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非子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西塞罗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
孟德斯鸠在民主政体下……只有人民可以制定法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除人民外,任何人都不能制定法律。

材料二   鉴于《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有不少缺陷,尤其是它仅为政府之规制而非为国民之规制,因而孙中山提出应另制新法。他在给参议院的咨文中说:“查临时政府现已成立,而国民组织之法尚未制定,应请贵院迅为编定颁布,以固民国之基。并据法制局局长宋教仁呈拟《中华民国临时组织法草案》五十五条前来,合并咨送贵院,以资参叙。”但被参议院拒绝。原因有两个,一是认为组织法的名称,不能包括“人权”的内容,因而主张制定一份名为“临时约法”的文本;二是认为立法如“受命于政府,有损立法独立之尊严”,应由参议院自行起草。

——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有人认为,由于罗斯福新政中的劳工立法,使得劳工有了通过自己选择的工会进行劳资谈判的权利,劳动地位空前提高。最低工资、失业补助、养老补贴等等,成为有效保护人们权益的工具,政府有限度的干预正是为了让工业更自由、健康地竞争。也有人将高失业率延长归咎于旨在保持高工资和加强工会组织的新政劳工政策,不断增设的新法规和税收已经阻碍了私人投资,而这抑制了复苏。

——摘编自沃尔顿、罗考夫著《美国经济史》等


(1)阅读材料一,指出三位思想家对法律本质的阐述,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韩非子、西塞罗、孟德斯鸠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2)材料二中,参议院关于“新法”的认识和孙中山有何不同?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参议院的主张是否得以实现。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时期劳工立法的特点。对于这些劳工立法的作用,你更倾向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观点?试简要说明理由。
2022-03-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2020届高三8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论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下列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儒家学说是推动文明转型的理论基础B.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文明转型的根源
C.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文明转型的重要因素D.小农经济是推动文明转型的经济基础
3 . 某学者评价荀子:“作为先秦儒学三大代表之一,克服了早期儒家“畏天命”的思想缺陷,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思想主张。”这个“新颖”的思想主张是
A.天行有常B.制天命而用之C.事异则备变D.兼爱非攻
2021-11-07更新 | 32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乱世局面,有的学派试图通过教育来修复当时的社会制度,有的学派则主张通过社会变革用新的制度来代替旧制度。这些主张的代表分别是
A.墨家、法家B.儒家、法家C.儒家、道家D.儒家、墨家
2021-11-04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弱者,道之用”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D.“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2021-10-03更新 | 531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12月阶段练习高二历史试题
6 . 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在其著作中说:“天子、诸侯国君、民之正长,既以定矣,天子为发政施教曰,‘……上之所是,亦必是之;上之所非,亦必非之’。”该思想家是
A.孔子B.庄子C.韩非D.墨子
2021-09-28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战国时期,某学派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此学派代表人物是
A.庄子B.荀子C.墨子D.邹衍
2021-09-20更新 | 491次组卷 | 19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某学者用“无治主义”、“德治主义”、“天治主义”、“法治主义”来评价先秦某四家学派,下列言论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①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则得祸
②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③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①④②③B.②④①③C.②③①④D.①③②④
9 . 孔子希望通过仁爱的方式恢复宗法制度下的身份等级秩序。汉代儒学采阴阳五行学说,为儒家伦理纲常敷上浓郁的神学色彩。宋明理学家则将儒学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使之更为精致而周密。据此得出以下观点你认为哪一项最准确
A.儒学的产生因中央集权需要B.儒学的发展因人们认知进步
C.儒学的演变因时代发展需求D.儒学的影响因内涵完善深远
10 . 战国时某学派“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其五德终始之说,亦犹儒家之有通三统之论也。亦欲合西周之法,斟酌而损益之。”该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阴阳家
2021-03-22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