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2023-06-11更新 | 7841次组卷 | 39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模拟试题
2 . 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认为人性本善,主张以“仁政”治理国家。此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大一统国家建立的重要酝酿、准备阶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从思想文化角度看,“源头活水”在当时表现为(       
A.商鞅变法B.百家争鸣C.铁犁牛耕D.诸侯纷争
5 .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宣扬礼乐文明;法家希望通过法律的手段达到至德社会,强调君臣共同守法;道家则从“法自然”的角度反对战争。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百家争鸣推动社会进步B.重视道德成为社会共识
C.诸子百家思想渐趋融合D.传统社会秩序走向瓦解
7 .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探索治国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形成百家争鸣,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大发展。关于诸子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孟子认为人性本恶B.墨子提出相生相胜
C.荀子主张隆礼重法D.邹衍提出道法自然
8 . 道家学派主张道法自然,提倡“无为而治”;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二者都(     
A.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B.主张法律不分贵贱
C.主张思想上百家争鸣D.探究国家治理方式
9 . 先秦时期,墨子主张尚贤,孔子认为举贤不避亲;墨子强调尚同,孔子则承认政治社会有阶级之分;墨子主张“兼爱”,孔子认为爱有差等。这主要反映了两者(     
A.所处政治环境不同B.阶级立场的差异
C.政治思想完全对立D.都强调道德教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2022-10-25更新 | 373次组卷 | 17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