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2022-02-28更新 | 7933次组卷 | 52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河北历史高考真题
2 . 在财政经济领域,汉武帝改变了汉初以来偏于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大力加强专制政权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控制。这表现在
A.推行租庸调制B.清查全国垦田数量
C.实行盐铁官营D.任用酷吏打击豪强
2022-02-2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十所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两汉时期,朝廷对举荐孝悌十分重视,《汉书》中记载,“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西汉政府极力宣扬孝的精神,并通过察举的形式使社会中行孝之人得到实惠,通过行孝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汉政府力倡孝道的出发点是
A.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为察举制的推行奠定良好基础
C.提高官员道德修养以保证政令执行D.和谐社会关系以保障社会稳定
2022-02-2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汉武帝时代,贬斥黄老刑名等百家之言,起用文学儒者至数百人,实现了所谓“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历史性转变,以上做法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A.儒土成为文化史的主角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统治
C.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强化D.大一统的局面得以形成
5 . 自西汉建立至汉武帝以前,选拔的人才有黄老、法家、刑名、纵横之士,当然也不乏儒者。士子的学习各有所宗,如晁错“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与洛阳宋孟及刘礼同师”,主父偃“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这反映出当时
A.思想大一统尚未形成B.“百家争鸣”局面恢复
C.中央严格控制选官权D.人才选拔方式多元化
2022-02-1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敦煌悬泉置汉简记载:“校尉丞义,使送大月氏诸国客。从者一人,凡二人,人一食,食三升。”“建平五年十一月庚申,遣卒史赵平,送自来大宛使者侯陵奉献。”这可用来佐证当时
A.丝绸之路促进了文化交融B.汉朝边疆形势稳定和谐
C.政府对西域实行直接管理D.国家积极推动对外交往
7 . 西汉政府规定盐铁官营,而盐铁官营也是使西汉帝国的经济基础得以空前强固的有效经济政策之一。盐铁官营
A.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保证了冶铁技术世界领先
C.使汉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D.得到统治集团的一致认可
2022-01-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材料中的“倭国”位于今天的(     
A.朝鲜半岛B.日本C.阿拉伯地区D.欧洲
2022-01-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司马迁认为汉初大儒贾谊“明申、商”,精于法家学说。晁错是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曾习申、韩刑名之术,然而也师从故秦博士、齐人伏生学《尚书》,是《今文尚书》的传人,据材料可知
A.汉初思想为新儒学奠定基础B.汉代新儒学吸收了法家思想
C.汉初采用儒法并用治国理念D.儒家和法家的思想趋于一致
2022-01-08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汉武帝下令由上林三官(在上林苑,有钟官、技巧、辨铜)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通用于全国)。五铢钱有周郭,上有“五铢”二字,重量相同,式样规整。汉武帝铸五铢钱的主要意图是
A.稳定经济秩序B.增加政府收入C.打击豪强大贾D.加强中央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