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省制的演变唐的制度,虽大体承袭隋朝,但太宗君臣的朝气,却能使旧制的优点发挥极致,同时在行政技术上也有不少的改进。例如隋时对中央最高政务机关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并未能明白厘定其职权以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到太宗乃明白规定三省的职权,使其发挥制衡作用,以杜绝偏重的流弊。其后又创立三省首长联合议政的办法,以解决相互间的争执。

——傅乐成《中国通史》


问题
(1)“三省制”初创于何时?有何弊病?
(2)针对隋朝“三省制”的弊端,唐太宗“在行政技术上”进行了哪些“改进”?
(3)你如何看待“改进”后的“三省制”?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初宰相多至一二十人,重大事务都由政事堂会议讨论。唐玄宗时期,宠信个别宰相如姚崇、宋璟,以及李林甫、杨国忠之流,这就使得唐朝前期的三省长官合议制,向宰相专权化方向发展。前期的姚崇、宋璟德才兼备,他们的专权促成了开元之治。此后只知专委而不重选相,终于造成李林甫、杨国忠专权乱政。皇帝不亲理朝政,个别宰相专擅朝政,导致政局日趋败坏,最终引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唐玄宗将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称之为“中书门下”,下设5房分主政事,有行使权力的“中书门下之印”。中书令是大权独揽的宰相,中书门下成为中央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货真价实的宰相府。门下省之名虽存,实际亡,已成为空壳,完全失去了它原本的审核封驳之权。唐玄宗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是变相恢复专职宰相,标志着三省长官合议被宰相专权取代,政事堂制度由此瓦解

——摘编自沙宪如《唐代政事堂制度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初政事堂的实质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书门下体制形成的原因,并对其作简要评价。
3 .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时代,巩固自上而下的皇权一统秩序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朱元璋)曰:“而其(元朝)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摘编自《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   明代皇帝们在维护皇权方面尚不昏昧。皇帝们从这一点出发,给予其辅政之事实,而不予宰相之名,以防止和牵制他们过于强大后据宰相之位以篡皇权的危险。

——摘编自夏骏杰《简论明代司礼监与内阁的运行机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代所实行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属于哪一机构?为何说这一机构有“辅政之事实”而无“宰相之名”?
4 . 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支撑点,是古代中国极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东晋北宋
比例4%17.2%24.5%46.1%

——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


(1)材料一中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地方行政体制。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的名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与秦朝相比,唐朝的宰相制度有何特点?
(3)据材料一、二,说明官僚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所起的作用。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有人认为这一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谈谈你的理解。
2021-12-22更新 | 249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东台市三仓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封弟叔锋于曾,封叔武于成,封权处手霍。”

——司马迁《管蔡世家》

材料二   秦朝建立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示意图



材料三   唐朝中枢行政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该制度?
(2)依据材料二,指出秦朝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制度创新和变革”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并联系所学,指出唐代的中枢行政制度并简析其积极作用。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是中国的一个转型时期。自唐朝开始到其结束,中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这个王朝在历史上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当时所发生的巨大变革。

——摘自[加]卜正民主编《哈佛中国史》卷3

材料二   中国内部似乎有某种重新自我导向的机制,在经历一段分崩离析的时代后,随即紧接着更长久的整合统一。2000多年来这个帝国已在所谓“中国本土”的区域范围内维持如此庞大的规模。在规模可相比的政治体之中,无论西方的罗马帝国或神圣罗马帝国、伊斯兰世界的马穆鲁克帝国或奥斯曼帝国,维持的时间都远远不及中国那么长久。

——摘编自[加]卜正民主编《哈佛中国史》卷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创新视角上归纳分析唐朝作为中国一个转型时期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并概括指出中国为何能维持长久的整合统一?
2021-12-1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冬季联赛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说:“封建统治者正是为了使他们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走向灭亡,便需要一个表面上凌驾于其 上的力量,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于是,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政事堂,便从控制矛盾与 冲突的需要中产生了。”由此可知,该学者旨在说明政事堂
A.推动了“三省”的分权制衡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统治
C.利于提高中枢的行政效率D.破坏了宰相的集体议政
8 . 唐代在三省长官外,其他较低的官员也可参加机务,只要在他的原有官街下,加上一个“参议朝政”“平章政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类的名号,便有资格参加政事堂会议。对这一举措,以下相关解读准确的是
A.提高了中枢行政效率B.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C.提升了民主决策水平D.有助于完善管理体制
2021-12-17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人描述唐代三省长官的工作:每天上午,三省长官齐集政事堂,根据皇帝的旨意,经过商议,取得一致意见。事毕,于下午各自回本省办理。由此可见,政事堂的设立
A.进一步完善了君主专制B.代替了三省的职权
C.降低了政务处理的效率D.强化了门下省决策权
10 .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王朝取代隋朝是幸运的,隋朝为唐朝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官制、典章制度的整备自不必说,律令的制定以及其他形成国内政治基础的诸项事宜也自不待言,就连国都的经营、宫殿和离宫的建造,隋朝也留下了宏伟壮丽之遗产。

——【日】外山军治《隋唐世界帝国》

材料二 汉代在正式的郡国政区之外,还要一个相当特别的行政区即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以军事监护的方式管理天山南北绿洲上的50个左右的小国,并不干涉各国原有的制度和生产方式,只要求他们效忠汉王朝而已。在西域设置都护府的形式,从汉代一直延续到唐代。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唐在行政机构、经济制度对隋的继承与发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比较唐代在西域设置都护府与汉代的异同。
2021-12-12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