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时期,建造初期,石窟内雕塑在原偏祖袈装基础上加右肩搭一角,形成中国特色的半偏袒袈装。随后,洞窟佛像袈裳样式逐渐由紧窄变得宽松,直至褒衣博带的双领下垂式,面容也渐变为中国高士形象的秀骨清像型。这反映了(     
A.外来宗教的本土化趋势B.民间信仰呈现多元性
C.佛教冲击儒学独尊地位D.雕塑作品的写实风格
2 . 隋唐五代时期儒道佛三家鼎立,相互斗争。比如,在儒家看来,僧尼脱离红尘,背父弃君,是不忠不孝之辈。儒家主张进取,建功立业,道家则主张超脱世间俗务。佛教认为人生在世万般皆苦,只有修行成佛归涅槧,才能脱离苦海,而道教则讲究修炼成仙,长生不老。在矛盾冲突的同时,儒佛道三家也在相互吸收,体现了明显的融合趋势,尤其是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后开始向新儒学转变。儒佛道三家从斗争逐渐走向融合,这一转变(     
A.反映了国家文化政策的变迁B.标志着儒学再次确立了正统地位
C.说明儒家学者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D.是基于现实的需要而作出的调整
2022-08-31更新 | 889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选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说:“扬州有四十余寺。”在扬州求法、传法的众多僧徒是主要的素食消费群体。城市饮食业为满足僧徒之需,开发了各种素肴佳馔。这反映出
A.市镇服务功能增强B.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
C.统治思想发生转变D.社会生活受佛教影响
2022-06-05更新 | 1100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唐朝服饰多崇尚浓艳鲜丽之色,宋朝服饰却崇尚简洁、质朴,形成淡雅恬静的着装风格。如袁采在《世范》中讲:“惟务洁净,不可异众。”唐宋服饰风格的变化反映了
A.市民文化的影响B.儒家正统思想的强化
C.社会阶层的固化D.佛道思想的影响扩大
2022-05-14更新 | 1008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昆山市学则优教育培训中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如表为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有关记述。这体现了当时
记述出处
“于五级大寺内,为太祖已下五帝,铸释迦立像五,各长一丈六尺,都用赤金二十五万斤。”《魏书》
“长沙寺僧业富沃,铸黄金为龙数千两埋土中,历相传付,称为下方黄铁,颖胄因取此龙,以充军实。”《南齐书》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梁书》
A.国家财政依赖寺院经济B.佛教始终受到统治者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面临挑战D.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了破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魏晋之际,在乱世中寻求精神解放和幸福的魏晋士人对传统价值标准和信仰追求由怀疑到否定,并进而形成了玄学。魏晋玄学的幸福观以其畅性情之自然、重生命之长久、贵精神之自由、尚行为之放达的基本价值取向诠释了对“名教”(礼教)反思后的自然论。据此可知,魏晋时期
A.传统儒家幸福观被彻底颠覆B.士人倡导“理”性的社会生活
C.玄学是传统文化融合的产物D.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
2022-04-08更新 | 40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线上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从现有文献看,东晋十一位帝王中,明确与僧尼有交往的就有元帝、明帝等八位之多;东晋权力实际掌握者王导与高僧帛尸梨密多罗交往甚厚,琅琊王氏家族中有两名成员出家为僧,其一即为王导之弟释道宝。这一现象表明(       
A.儒学正统地位丧失B.儒教实现了中国化的进程
C.意识形态发生改变D.世俗政治受佛教影响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代儒家士人中参禅问道、信佛修道的大有人在,但很难真正放弃世俗生活而单纯追求彼岸世界,甚至佛教和道教自身也逐渐发展出注重现实生活的思想。这一现象表明
A.社会文化氛围呈现开明开放特征B.传统文化在交融互鉴中走向成熟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思想文化观念D.儒学与佛教、道教实现三教合流
2022-03-06更新 | 947次组卷 | 1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魏晋以来,佛道思想流行。隋代王通开始提倡三教合一,唐代韩愈更是建立了儒家道统,宋代思想家以接续孔孟道统为己任,打着“辨异端,辟邪说”的旗号,吸收佛道的思想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可以用来说明
A.社会环境变化助推儒学思想创新
B.程朱理学思想与心学观念合流
C.经济转型引发了主流思想的嬗变
D.儒家学者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
10 .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这种现象从文明史的角度(  )
A.反映了佛、道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B.体现了时局动荡对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
C.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融合
D.反映了儒家思想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
2021-12-26更新 | 357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