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材料体现了(     
A.王守仁的理论B.朱熹的主张
C.董仲舒的主张D.韩愈的主张
2023-07-2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翻译出版的《人身图说》是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近代解剖学著作。然而,人体解剖并未在当时的中国医学界流传,反倒是进入了画家笔下,如清代扬州八怪罗聘的《鬼趣图》里就用《人身图说》中的骨骼图来画鬼。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开始接受西方科学技术B.形成了中西艺术的交融
C.美术界焕发了新的生机D.对自然科学认识的落后
2023-07-27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思想的是(     
A.王守仁B.陆九渊C.顾炎武D.黄宗羲
4 . 顾炎武严厉批判魏末正始(240—248年)名士,认为他们“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导致“国亡于上,教沦于下,羌、戎互僭,君臣屡易,非林下诸贤之咎而谁咎哉”。这说明顾炎武意在(     
A.否定魏晋玄学崇尚空谈B.捍卫传统儒家三纲五常
C.重实践以恢复明朝统治D.借鉴历史解决现实问题
5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其爱国思想的真实写照是(     
A.“存天理,灭人欲”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天下为主,君为客”
2023-06-15更新 | 128次组卷 | 32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惊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以李贽、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批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在批判和否定宋明理学家纯粹道义论幸福观的同时,还重构了幸福的内涵。他们把人的幸福还原为平等的个体诉求,倡导重欲、尚利、贵私价值取向,不再把幸福的维度局限于封建道德的枷锁之内。他们的这些主张(     
A.凸显了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风B.反映了正在成长的市民意识
C.突破了封建纲常伦理的束缚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7 . 某位思想家的年谱中有下面这样一段文字:“先生三十七岁,始悟格物致知。……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该思想家的上述主张(     
A.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
C.体现了格物致知的实践论D.突出反对君主专制
8 . 以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将王阳明之学中“人皆可为圣人”的命题大加发挥,将玄妙的“天理”世俗化,提出“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该学派从者云集,成为晚明显学。这一思想(     
A.带有强烈保守主义倾向B.根本否定传统纲常伦理
C.体现出回归理学的趋势D.蕴含传统民本治国思想
9 . 顾炎武引《唐说》曰:“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于理。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他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以及“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的“共治”主张。据此可知,顾炎武的这些思想(       
A.旨在抨击封建君主制度B.主张恢复分封制以巩固中央权威
C.折射出西学东渐的浪潮D.源于对明清时期集权体制的反思
10 . 顾炎武在编写《天下郡国利病书》时,以骡马载着书籍,以实地考察来证实文献所载。但他的行旅所至重在西北,东南尤其是南洋一带并未涉足,在书写佛郎机(葡萄牙)时,仍把它纳入南蛮序列,与苏门答腊、锡兰、苏禄等放在一起。这体现出顾炎武(       
A.在学术研究中仍缺少实证精神
B.延续了传统文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C.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茫然无知
D.试图修正旧的华夷之辨的观念误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