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在王守仁看来,一个观念正确与否,不能离开“行”而只在头脑中加以判定。同样,要了解人们是否真正把握了某种观念,也必须根据其是否实际地践行来加以确认。王守仁的上述思想(     
A.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B.首倡了“经世致用”的学说
C.是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D.体现了“格物致知”的实践论
2 . 以李贽、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批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在批判和否定宋明理学家纯粹道义论幸福观的同时,还重构了幸福的内涵。他们把人的幸福还原为平等的个体诉求,倡导重欲、尚利、贵私的价值取向,不再把幸福的维度局限于封建道德的枷锁之内。这表明明清早期启蒙思想(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B.凸显了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风
C.丰富并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D.以理性主义精神为核心内涵
3 . 王阳明提倡的“致良知”强调“内外合一”“知行合一”。他以“心理合一”变“摄理入心”为“从心求理”,强调人们可以从自己的内心认识天理;以“物我合一”变“以吾心求物理”为“推致吾心良知于事事物物”。据此可知,“致良知”学说(     
A.推动了理学价值追求的转变B.导致了理学思维方法的变革
C.改变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D.实现了理学求理路径的转型
2022-07-23更新 | 981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王阳明提出“良知”说,认为只要去除物欲的“昏蔽”,人人皆可为“圣人”,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王阳明的“心学”(     
A.实现了社会阶层的整合B.否定了存理去欲的旧观念
C.取代了程朱理学的地位D.突出了不迷信传统的权威
5 . 下列历史事件和现象反映的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①统治危机初步显现   ②孕育着向近代转型的因素
③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④对外政策由开放趋向保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 . 明代思想家王廷相(1474-1544年)指出∶"近世好高迂腐之儒,不知国家养贤育才将以辅治,乃倡为讲求良知,体认天理之学,使后生小子澄心白坐,聚首虚谈,终岁嚣嚣于心性之玄幽,求之兴道致治之术,达权应变之机,则冑然不知。"这表明王廷相
A.倡导学以致用B.主张工商皆本C.宣传阳明心学D.鼓励个性发展
2022-06-06更新 | 785次组卷 | 1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郑板桥曾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经断律。”据此可知,郑板桥
A.否定了传统的孔孟学说B.提倡高雅文学与世俗文学结合
C.肯定理学对文学的影响D.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2022-05-3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明末士人朱宗元说:“天载之义,格物之书,象数之用,律历之解,莫不穷源探委,我中土之学问不如也”“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这说明当时
A.传统观念受到西学冲击B.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C.天朝上国观念走向崩溃D.知识分子强烈的危机意识
9 . 崇尚耕读的明初学者吴与弼教导弟子:“秀才,若为慵懒,他日何从到伊川(程顾)门下,何从到孟子门下?”;清代思想家颜元也认为:“吾用力农事,不逞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由此可知
A.生产劳动蕴含的道德教化价值得到重视B.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C.重农抑商思想是儒家学者的基本认知D.耕读结合的价值取向初步形成
10 . 明末清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西学的东渐,中国思想界也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思想家。这些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
A.抨击君主专制的政体B.推崇主权在民
C.反对儒家思想的君臣观D.提倡家国一体
2021-10-05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