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明末清初,发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呼声的思想家是(     
A.孟子B.朱熹C.陆九渊D.顾炎武
2023-03-0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庸》提出“诚”的概念,是主观信念的意思。王夫之则对“诚”作了新的解释,“夫诚者,实有者也……天下之公有,有目所共见,有耳所共闻也”。王夫之对“诚”的解释(     
A.肯定了人私欲的正当性B.凸显出经世致用思想
C.体现了朴素的唯物思想D.批判了君主专制体制
2023-02-22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以李贽、戴震、颜元、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批明清思想家,在批判和否定宋明理学纯粹道义论、幸福观的同时,还重构了幸福的内涵,倡导重欲、尚利、贵私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全新的均衡幸福观。这种思想的出现(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C.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D.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4 . 王阳明认为,“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这表明,王阳明的心学(   
A.彻底否定了程朱理学B.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C.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5 .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这说明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  )
A.反对君主专制B.提倡经世致用
C.质疑儒学权威D.宣传唯物主义
6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代耕而赋之录,故班录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是故知天子一位之意,则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知录以代耕之意,则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该材料反映出顾炎武(     
A.继承先秦民本思想B.主张君民一体
C.主张君臣地位平等D.主张君舟民水
2023-01-19更新 | 94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黄宗羲说: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顾炎武提出“分权众治”思想。二者都(     
A.倡导实行民主政治B.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C.推崇三权分立学说D.维护理学统治地位
8 . 明朝后期,黄宗羲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一家之法”。这反映出他(     
A.倡导为政以德B.主张隆礼重法
C.提倡工商皆本D.反对君主专制
9 . 李贽在《初潭集》中对前史所载以巴寡妇清、陈定妻、许允妻、王霸妻、赵娥等为代表的二十五位杰出女性表达了赞赏之情,认为这些女性所做之事是“真男子”“男子不如也”。李贽此举意在(     
A.冲破程朱理学束缚B.提倡民主和自由
C.宣传尊崇女性思想D.强调主观能动性
10 . 李贽出生于一个穆斯林商人家庭,中年经科举入仕,后转向哲学思考,蔑视权威才教条,并有机会结识了外国传教士利玛窦,晚年信奉佛教而修行。李贽的人生经历折射出(     
A.晚明社会的急速变化B.理学主导地位的动摇
C.西方文明的深刻影响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2022-10-09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