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1 道试题
1 . 1935年起,蒋介石在国内外通过三条渠道寻找共产党进行秘密接触:一是由曾养甫、谌小岑出面,通过翦伯赞、吕振羽与中国共产党北方局以及长江局代表谈判。二是通过宋庆龄、宋子文派以牧师身份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董健吾秘密到达陕北,向中共中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三是令驻苏武官邓文仪找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谈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A.国民党已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B.共产国际要求国共两党结束内战
C.国共关系正处于转折时期
D.中国共产党呼吁结束内战一致抗日
2 . 下图为20世纪四十年代著名漫画家张仃创作的一幅漫画。图中双眉紧皱、躺着的是中国儿童;一只从和服中伸出来的手,拿着一只笔插入儿童的脑袋里,笔的旁边写有“王道乐土”四字。下列对该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儿童沦为“东亚病夫”任由西方列强宰割
②“和服”是日本民族服装,此处预指日本侵略者
③“王道乐土”是日本侵略者的民族同化政策
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实行奴化教育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2016-11-27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3 . 1935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富农策略的决定》指出,加紧反对富农是不适当的,对于富农只取消其封建式剥削的部分,不没收其经营的土地、商业和财产,并应保障其扩大生产和发展工商业的自由。这一改变的主要目的是
A.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
B.扩大全民族抗战的群众基础
C.巩固新生的中华苏维埃政权
D.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4 . 据吴玉章回忆,1936年8月12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总司令杨靖宇来信说:“贵报内容精彩,议论正确,自不必说,而所标出宗旨为‘不分党派,不问信仰,团结全民,抗日救国’正与敝军之宗旨相合。……正因为如此,故贵报深得敝军全体士兵的欢迎。”这说明《救国时报》
A.起到了宣传抗日主张的作用B.丰富了军队士兵的业余生活
C.加强了部队的政治宣传工作D.有利于推动全民族抗战爆发
5 . 1931年9月19日,北平部分国民党员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也提出“立泯系派之见,共赴国难”。这说明(  )
A.日本侵华使民族矛盾激化B.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
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D.国共内战受到一定遏制
7 .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31年的是                                                       
A.北京、东三省、“田中奏折”、赔款、“新政”
B.新三民主义、中华苏维埃、上海、毛泽东、反“围剿”
C.“剿匪”、瑞金、沈阳、攘外必先安内、义勇军
D.不抵抗、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2016-11-18更新 | 3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8 .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陆续加入他们之前一直在批评的国民政府;而梁漱溟认为当时共产党“博得国内大多数的同情拥护和期待”,主要是因为共产党“放弃对内斗争,倡导团结抗战”。材料说明:
A.蒋、胡等人放弃了自由主义立场
B.梁漱溟主张共产党服从国民政府
C.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矛盾
D.国共对立导致了知识分子的分裂
9 . 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
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2016-08-24更新 | 250次组卷 | 43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皖东民办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素质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10 . 1937年8月9日《申报》文艺副刊《春秋》刊登了一则重要启事,宣布“本刊从今天起,转变以往作风,重新订正取材范围:如何摧毁万恶的侵略者?如何激发前方的战士?如何唤醒后方的民众?如何达到我们的最后胜利?”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A.时势改变《春秋》的宣传主题与选材
B.《春秋》显示媒体社会宣传责任意识
C.《春秋》的报导宣传立场是抗日救国
D.《春秋》是中国共产党人主办的报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