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19-01-30更新 | 546次组卷 | 88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1937年12月南京陷落后,日本侵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以下可作为佐证“南京大屠杀”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研究者的专著中对该惨案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3 . 山西太原县前清举人刘大鹏在辛亥革命后一直以“清代遗民”自居,直到九一八事变之后,他才逐步放弃“大清”和“民国”的区分,而基本以“中国人”为其身份认同。作为例证,这一变化可说明
A.传统士大夫思想保守
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国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
2018-01-29更新 | 379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华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对日战争宣言》,派大批干部进入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由东北军爱国官兵、工人、农民、学生、爱国知识分子甚至部分爱国绿林英雄组成的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纷纷拿起武器抵抗日本的侵略。这表明
A.国共合作抗日的局势明朗
B.中共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C.抗日成为全国各界的呼声
D.中国军民的抗战已经开始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2年1月3日,日本侵占锦州,进逼中国关内。7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照会中国和日本政府,对日本强占中国东北的局面和足以损害美在华权益,违反“门户开放”及中日间的任何协定、条约,美国均不予承认。但在次日,美国国务院又表示美无意干涉“日本在满洲的合法条约权利”。

1941年11月26日,赫尔还交给日方一份《美日协定基本纲要》草案,此即“赫尔备忘录”。其要点是:为了签订新的贸易协定和解冻资产,特提出以下交换条件:日美两国同意遵守美国历来主张的各项原则,两国倡议一切与远东有关的国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日本从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撤出一切陆海空军和警察力量;日本撤销对汪精卫政府和“伪满洲国”的承认。

——据吴景平赵哲:评《美国对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的态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日态度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赫尔备忘录”表明美国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述其产生的后果。

2017-06-1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一中、潮州金中2017届高三两校三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20世纪30年代,一曲《松花江上》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歌中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淞沪会战
2016-11-27更新 | 194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的演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四川“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肯定的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国民政府
A.开始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B.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
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D.应对日本扩大侵华作持久抗战准备
8 . 九一八事变后,民国史学家发扬传统史学精神,大力构建新民族主义史学,以从文化意识形态上宣扬反击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重要性。这里的“传统史学精神”最有可能源自
A.孔孟儒学
B.宋明理学
C.汉代儒学
D.前清史学
9 . 中共中央在《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指出:“党在这次事变中的中心任务是:……领导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力政策,……反对进攻苏联和苏区,拥护苏维埃,武装保卫苏联……”对这则历史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材料内容体现了国民大革命时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材料内容是左倾路线统治全党的反映
C.材料内容的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中苏结盟联合反对法西斯侵略
D.材料内容是中共中央就当时社会矛盾的变化做出的正确决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