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世界文明史》中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至最有学问的法学家也常常被难住。”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B.维系共和国统治,万民法颁布
C.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依法治国
2021-01-14更新 | 595次组卷 | 50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复习试题
2 . 罗马法学家盖尤斯在《法学阶梯》中就土地所有权做出解释时曾说:“无论何人在我们的土地上建起建筑物,虽然他是为自己建筑的,但是根据自然法,该建筑物是我们的。”这反映了罗马法
A.尊重法律契约精神B.高度重视物权保护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法律体系已趋完备
3 . 《十二铜表法》规定,“除非没有办法抚慰被害人,绝对不判处报复刑;在定罪之后,罪犯可以支付损害赔偿金,这样,肉刑就变做罚金了。但谁若打断人们的手足而调解又不能成立,则应以手足抵偿。”材料表明《十二铜表法》
A.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B.彰显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D.遵循了司法的公正和公平精神
4 . 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
A.雅典民主政治B.罗马法律C.1787年宪法D.《人权宣言》
5 . 古希腊雕塑艺术先后经历了“几何风格的艺术”“古风的微笑”“和谐美的范本”“人表现形式的全音阶”几个阶段。这些变化反映了古希腊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人的价值逐渐得到肯定
C.艺术风格表现多样D.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2020-11-1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的民主属于自治式的民主,盲目的自由,其实是把多数人认为的真理当作真理而并不是把真理本身作为真理。这说明雅典民主制度
A.忽视了客观真理的存在B.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平等
C.在民主运作上缺乏理性D.实际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A.等级性B.公平性C.随意性D.民主性
8 . 文明的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阿拉伯地处欧、亚、非三洲要冲,在沟通东西方文化上起着特殊的作用。阿拉伯人在继承了人类文化遗产之后,经过消化、吸收、发明、创造,又把它贡献给了人类,从而对东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黄运发《略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成因成就和世界影响》

材料三   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从3世纪开始,中国的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逐渐向日本传播,到唐代达到高峰,正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奈良时代的日本出现了文化发展的高潮,模仿唐朝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日本人还利用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

——孟广林 《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四   哥伦布交流: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

1492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生物交流开始

16世纪初

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年

西班牙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55年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

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80年代

巴西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产地

约1700年

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80%

18世纪初

咖啡风靡欧洲和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

——摘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著《世界一部历史》

(1)概括材料一中作者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亚历山大征服战争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历史上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哥伦布交流”。
9 . 在12世纪西欧法学家眼里,“罗马法的敕令和解答,无论是单个的或整体的,都构成了在罗马法学家自己心目中绝没有构成的一种书面理性,他们将罗马法连同《圣经》、教父著述以及教会的法律一起视为神圣的典籍”。据此可知,罗马法
A.沿用到了12世纪B.与教会法融为一体
C.是理性主义的起源D.具有普世法律价值
2020-04-21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古代文明分布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地图和所学,谈一谈你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认识。

材料二   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传说公元前753年,古代罗马人罗慕洛斯在台伯河畔建罗马城,开创了王政时代。在王政时代,国王掌握绝对的权力。他是大立法官、军队的首领、大祭祀长,其权力仅仅受到来自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遏制。元老院就是元老议会,由不同部族首脑组成。按照宪法和传统习俗,元老院有权通过或否决国王的任命以及判定国王的立法和诉讼。公民大会由罗马的全体男性公民构成,按照亲缘关系分成30组;它授予君主行使权力,而这一点由元老院最后正式批准。

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2)分析材料二的三段材料,分别指出雅典、古罗马、秦国是如何建设国家的?

材料三   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殖质的泥沙随流而下,也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3)根据材料三,分析自然环境对古埃及、古希腊发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