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下列言论,按照其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①“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
②“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③“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④“灵魂单凭信仰,无需‘事功’,就可由上帝的约许获得释罪。”
A.②①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④①③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100年,两河流域人工灌溉技术有了新的发展铜器大量出现,陶器制作普遍使用陶轮。据统计,在两河流域南部有农村112个,小镇10个,小城1个。这些现象表明两河流域(       
A.已迈入文明的门槛B.社会分工非常发达
C.手工生产世界领先D.形成政治权力中心
2024-05-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一切城邦中,所有公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极富、极贫和中产阶层。极富者“狂暴”“暴戾”,只愿意发号施令,不肯接受任何权威的统治,所有人犹如主人;极贫者“下贱”“狡诈”,仅知服从而不堪为政,犹如一群奴隶。这种观点(     
A.认为平民对城邦没有贡献B.主张扩大公民政治参与
C.希望能消除城邦贫富差距D.带有一定精英政治色彩
2024-05-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阿卡德王国时期,阿卡德语被确定为官方语言,不过,苏美尔语仍然使用得相当普遍:一方面,吉尔苏等两河流域南部城市仍然像先前一样使用苏美尔语;另一方面,阿卡德的显贵们并不在意母语的使用,他们更倾向于使用苏美尔语,甚至在他们给国王写信时也倾向于用苏美尔语。这反映出阿卡德王国时期(     
A.政治统合的水平尚待提高B.封建专制统治面临危机
C.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D.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在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是人类文明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间,称之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这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正是在这段时间,人类同最深刻的历史分界线相遇。轴心时代同化了存留的一切,从那一时刻起,历史获得了唯一的结构和至少持续到我们时代的统一。所谓世界历史的“唯一的结构”,其实是指一种建诸人类共通感之上的“通性”。

——摘编自孙秀昌《“轴心”突破与“境界”自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轴心时代”这一主题,凝练一个观点并对其进行阐述。(要求:自拟论点,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5-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汉谟拉比法典》中写道:“要让正义之光照耀整个大地,消灭一切罪人和恶人,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这表明了该法典(     
A.公开确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B.延续并综合了原各城邦的立法
C.彰显了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和平等精神D.形式上标榜公正公平和人人平等
2024-05-01更新 | 254次组卷 | 5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文明的多元和交流

材料一   东北非的埃及地处干旱地区,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材料二

材料三   阿拉伯帝国的阿巴斯王朝(750—1058年)在巴格达创建了由翻译局、图书馆和科学院等机构组成的智慧宫。在历时约200年的翻译运动中,阿拉伯学者将古代希腊、罗马的大量哲学著作、自然科学著作以及波斯、印度的一些文学、史学、数学和天文学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例如,罗马医学家盖伦《解剖学》的希腊文原本遗失了,幸亏有阿拉伯文译本,这部珍贵的著作方得以流传下来。天文学家白塔尼(858—929年)在希腊天文学理论基础上,根据长期的天体观测,发现地球的近日点运动,所著《萨比天文历表》传入欧洲,曾被哥白尼等科学家多次引用。伊本·西那(980—1037年)把希腊和阿拉伯的医学思想加以总结,编成《医典》,传入欧洲后被翻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欧洲大学医学教科书。数学家伊本·穆萨(800—847年)将印度的数字和计数法引入到阿拉伯世界。12世纪时10个数字符号由阿拉伯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经由拜占庭、埃及、摩洛哥传入欧洲;指南针、火器等在13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天方夜谭》中的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后来,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都受到《天方夜谭》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埃及文明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模式是否适合古代希腊地区?说明理由。
(3)依据材料,概述中古时期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2024-04-2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吉尔伽美什》中这样描述:“啤酒,麦芽酒,香油和葡萄酒;我给我的工人们喝的酒,如一条流淌的河!”由此可知,两河流域(     
A.工人待遇丰厚B.酿酒工艺世界领先
C.农耕文明发达D.艺术形式丰富多样
2024-04-20更新 | 32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9 . 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代希腊人则以殖民方式向地中海和黑海地区扩大影响。造成这种不同扩张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分工与生产效率B.文明开化的程度
C.社会组织与管理系统D.经济形态的影响
2024-04-04更新 | 346次组卷 | 6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合肥艺术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威尔斯的《世界史纲》记载,公元前6500年,苏美尔人开凿渠道引水肥田,他们逐渐成为精通水利的工程师;他们有牛、驴、绵羊、山羊,但没有马;他们的土屋集聚而成城镇,他们还为自己的宗教兴建起塔式的庙宇。由此可以判断两河流域(     
A.已进入文明时代B.生产力出现飞跃
C.社会生活丰富多样D.诞生了最早的农耕文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