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则进一步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感”。这预示着(     
A.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B.国内外形势发展促使日本进行社会变革
C.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对日本造成严重威胁D.日本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
2023-03-03更新 | 954次组卷 | 6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确立君主立宪制度B.引进九品中正制度
C.幕府掌握国家实权D.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023-02-22更新 | 1051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据记载,封建时代,日本武士集团的成分以父子、兄弟、堂兄弟等亲属为基础。上级武士利用血缘亲属关系支配下属武士及其附庸,甚至统治全国。此外,武士集团中,甥舅、妹丈等姻戚关系也占有很大比重。由此可见,日本武士集团(     
A.以家族制度作为社会基础B.维护了天皇的专制权力
C.照搬了中国唐王朝的做法D.使不同阶层间关系和谐
2023-02-02更新 | 1012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摩奴法典》规定:“(人类始祖)命婆罗门学习和传授吠陀,执行祭祀,主持他人的献祭,并授以收受之权……出身低贱的人,由于贪婪,从事高贵种姓的职业,国王应该立即剥夺其一切所有,并处以流放。”此规定说明当时印度(     
A.职业世袭不变B.生活界线分明
C.宗教权利平等D.具有严格等级
2023-01-12更新 | 653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公元976年,高丽王朝将一部分土地和山林按等级分给文武官吏和府兵,按品授田,其中品级最高者得田柴110结(田为耕地,柴指烧柴林,皆为高丽丈量土地的单位)。国家把土地的收税权授于受田者,只限当代,不得世袭。这一制度(     
A.确立了层层分封的封君封臣制B.成为巩固集权国家体制的物质基础
C.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促进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2022-11-25更新 | 26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朝鲜在15世纪以前使用的文字是汉字,读的是中国的“四书”“五经”;日本公元7世纪起,开始持续且大规模地向中国派出遣唐使,并有计划地引进隋唐文化,从而推动了大化改新的发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化(     
A.使东亚经济快速发展B.被日本政府全盘照搬
C.对周边地区影响深刻D.影响力辐射整个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科举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朝鲜王朝时以进士之试增长童稚辞气,不可不立,便推动设立进士科,以诗赋试之,并规定25岁以下才能参加,获得进士身份后,才可准备更高一级的考试。由此可知,朝鲜王朝的科举考试(     
A.核心内容是考查诗词歌赋能力B.促进中朝两国的友好交往
C.在仿效中国同时具有本土特征D.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财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日本贵族在信仰上产生了矛盾,并在政治上走向对立。公元646年,代表革新政治的圣德太子派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思想文化并实行“大化革新”(即“大化改新”),将唐朝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和儒教思想进行广泛传播与学习,发展了以中国政治结构为蓝本的官僚制度,用外来的新文化巩固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经过500年左右的发展后,源赖朝开始建立幕府制度,实行“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这一严格的身份等级制,要求各个阶层安守本分,并反对一切违背传统伦理道德的行为。从镰仓幕府至德川幕府近700年间,武士阶层创建了一种规范性的伦理行为,被称为“武士道”。武士道精神不仅是建立在武士阶层中的道德伦理规范,同时也为各个社会阶层设立了道德标准。

——摘编自于师懿《儒家文化与日本武士道精神》

材料二   1871年到1945年,中国人对日本的认知和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871年至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为第一阶段,黄遵宪的《日本国志》为这一阶段的代表之作。他自述写作原则是“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从中日甲午战争(尤其是日俄战争)以后至民国初年,中国东渡日本留学者络绎于途。1919年至1945年为第二阶段,蒋百里的《日本人》等为这一阶段的代表之作。1919年巴黎和会上,日本意图攫取德国在华利益,进而窥视华北,引起国人警惕。“九一八”事变后,《大公报》确立“明耻教战”方针,搜集整理中日关系史料,每日在《大公报》上连载一段。19379月,蒋百里奉命出使欧洲,他在柏林写成题为《日本人》的小册子。和蒋百里同时期留学日本的戴季陶于1928年写成《日本论》一书,该书从“学问本身”对日本进行了一番研究。

——摘编自陈建云《〈中国抗战画史〉与曹聚仁的“日本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武士道精神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近代中国研究日本的“两个阶段”的目的,并说明其共同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历史上中日之间的相互学习中所得到的启示。
2022-10-02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德里苏丹政权建立后,政府和军队中高级官员皆由突厥人、阿富汗人和波斯人的穆斯林贵族担任,印度教的封建主只能担任低级官吏。德里苏丹政权向印度人民征收苛捐杂税,对非穆斯林盘剥尤甚。由此可知,德里苏丹国(     
A.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多民族国家B.所有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C.民族、宗教、阶级矛盾相互交织D.中央集权体制受到威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更为重大”指的是(     
A.推动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度B.促使日本初步实现了统一
C.加速了本民族封建化进程D.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2022-08-12更新 | 511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