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意大利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直接继承了古罗马的文明。在14~15世纪,在佛罗伦萨、西恩那、比萨等地的毛纺织业、呢绒业和威尼斯的造船业中,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意大利的城市共和国是商人和作坊主组成的政府,这为文化艺术的创造提供了比较自由的环境。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也对文艺复兴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等

材料二   罗马教皇利奥十世因欲敛钱于德国人以备继续圣彼得礼拜堂之建筑,乃大发赎罪券于已死及未死之人。教皇之代表……因急于筹款,故极言赎罪券有种种功效,言之过当,适足岂有思想者之怀疑……路德之榜其论文,初无攻击教会之意,更不料其足以惊动世人之耳目。其论文用拉丁文所著,只备当时学者之研究。不意当时之人无论贵贱智愚,莫不急欲讨论赎罪券之性质之究竟为何。故路德之论文不久即译成德国文,遍传于全国。

——摘编自何炳松《欧洲全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德意志宗教改革兴起背景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的扩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方文艺复兴(德意志、法国、英格兰、波兰等)在时间上晚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从意大利传入的。虽然北方的学者,比如英国的乔叟,早在14世纪时到访过意大利,但直到15世纪末,学者、学生和商人前往意大利才成为家常便饭。随后,文艺复兴传入北方。但北方文艺复兴也有其自身的根源和特点。它更多的是扎根在宫廷和大学,而不是在大型商业城市。同意大利相比,北方的人文主义与基督教虔信主义关系更为紧密。广义上说,北方文艺复兴寻求基督教人文化,寻求宗教与世俗的调和。

—摘编自[美]苏里文、谢尔曼、哈里森《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如果说政治上的碎片化带来欧洲在1500年前所具有的活力、创新性、转化动力和物质成就,那么这些特征得以延续的部分原因.便是宗教改革所带来的文化与神学的碎片化,其直接后果是破坏了此前帮助把碎片化的欧洲政权联系到一起的大多数欧洲人的信仰系统和组织——罗马教会。在接下来的转型中,其他权威也相继衰弱或垮塌,包括王权和固有的宇宙认知。马丁·路德本人亲自促进了这一发展,他拒绝亚里士多德和其他经典权威,并坚持用自己的理智来解释基本证据——质疑与实证构成科学革命的两个关键要素。

摘编自[美]乔纳森·戴利《现代西方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相比,北方文艺复兴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其起止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A.西欧城市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形成B.西罗马帝国灭亡、新航路的开辟
C.罗马帝国分裂、《查士丁尼法典》颁布D.东罗马帝国灭亡、新航路的开辟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就像艺术是文艺复兴的主调,宗教是宗教改革的灵魂一样,科学与哲学也就成为启蒙运动的神。从这个立足点来看,文艺复兴的确传承了欧洲心灵发展的主流,后来导出了启蒙运动;而宗教改革却溢出常轨,排斥理性,重新肯定中世纪的信仰。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选取材料中局部或整体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5世纪的意大利学者阿尔贝蒂提出“德行战胜命运”,摈弃任何悲观主义和宿命论的思想,颂扬使家庭和城市变得富裕而获得光荣的人的劳动,认为尘世的富裕和繁荣是上帝赞同的象征,人的好运或厄运的根源在于人本身。这一观点(       
A.追求经济利益否定宗教神学B.突出人的力量重视现世生活
C.提倡天赋人权主张民主政治D.提升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是新思想的鼓吹者、未来新社会的憧憬者,但并不是激进的社会改革家。他们虽然对教会的腐朽和僧侣生活的糜烂表示强烈不满,但还是认为教会的存在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所以他们认为“促进罗马教廷的改革和促使教皇的进一步完善要比路德所要求的那样废除他们好得多”。他们宣称“在我没有看到更好的教会以前,我容忍这个教会”。

——摘编自杨毓初《试论文艺复兴运动的共性和个性》

材料二   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工商业者不允许把宝贵的时间和金钱浪费在无益的宗教活动中。同时,在西欧那样一个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地区,新教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摧毁某一地区的天主教会为前提,而天主教会是一个拥有强大政治和经济势力的社会利益集团,要想摧毁并取代它,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没有锐利的斗争锋芒,这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因此,新教思想家们号召信徒们“用百般武器来讨伐”天主教,“并用他们的血来洗我们的手”。这给了平民一个强有力的武器,“农民们利用这个武器来从各个方面反对诸侯、贵族、僧侣”。

——摘编自徐鹤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对比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文主义者”对待天主教会的态度,并分析他们鼓吹“新思想”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教思想家”对待天主教会的态度,并分析上述态度形成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相信世风日下的现状与政体无关,认为君主制与共和制的差异并不是政治共同体运转良好与否的原因,政治统治的正当性取决于执政者能否以被统治者的利益和福祉为先。这反映出当时人文主义者(       
A.肯定开明君主制有其社会基础B.以理性思维审视政治体制
C.认为政治近代化转型动力不足D.尚未与封建专制制度决裂
2023-02-01更新 | 399次组卷 | 13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欧文·潘诺夫斯基认为:“澳大利亚丛林中的居民识别不出《最后的晚餐》的主题,对他们而言,这幅画所表达的思想只不过是一次令人兴奋的晚餐而已。”据此可知(     
A.一定文化基础是理解其内涵的前提B.澳大利亚古代文明具有落后性特点
C.西欧文艺复兴的世界影响十分有限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化和同一性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1403年至1404年,有学者撰文写道:“在佛罗伦萨有那么多的建筑,那么卓越的建筑!这些建筑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它们的建造者是伟大的天才,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该有多么幸福啊。”“在佛罗伦萨的建筑城墙之内,有着和外部同样辉煌的装饰。”对作者的意图,最具时代特征的解读是(     
A.称颂佛罗伦萨城市的壮观和美丽B.费美居民住宅装饰的完美和辉煌
C.讴歌人的才智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D.宣扬佛罗伦萨招引学者条件的优厚
2023-01-10更新 | 4931次组卷 | 4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4-16世纪,伴随着“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世界步入近代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

材料二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一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三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数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四   启蒙运动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人类事务的原则:人类是善良的。至少是可以完善提高的,他们可以通过教育变得更加完善,人的理性是获得真理的钥匙,而依赖盲目信仰或者拒绝容忍多样性的宗教是错误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大西洋由“一道栅栏”变成“一座桥”,结合所学指出这一历史变化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三、四所述的三次运动的核心思想分别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三次运动产生的共同原因及共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