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图是16世纪欧洲宗教思想中信徒与上帝关系的变化图。这一变化(       
A.反映了宗教仪式的繁化B.体现了罗马教会的崩溃
C.推动了理性主义的传播D.缘于“因信称义”的提出
2023-10-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西方公民教育在社会发展中一直随着政权更迭和政体变化而产生流变,唯一不变的是,在整个西方社会历史进程中,公民教育一直与社会治理同步律动。下表是近代西方公民教育的特点。

特点具体内容
注重契约制度,强调法治精神契约制度保障了公民的权利,这一制度表明了作为共同体的国家是公民同意下权力让渡的结果。同时,法律契约约定也指出了公民服从的义务,在国家与公民的关系互动中,相互形成了法治约束
善于规矩教化,突出规则意识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几乎一切都是根据法治精神建构的。相应地,规则意识也越发重要。甚至治理本身就被指认为一种规则体系,“是只有被多数人接受才会生效的规则体系”
发展多个中心,提倡多元治理在多元治理模式下,政府不再是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传统的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变成了相互合作,形成了多方参与、共同协作的协作治理特色

——摘编自曹金龙、宇文利《约制与规化∶西方社会治理中的公民教育》


根据上述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0-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信阳市(青桐鸣)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最终消除了对王权的制约,还消除了人们对跨国的天主教会的忠诚。它使各个国家都陷入内战和动乱,从而迫使世俗政府来维持秩序和决定信仰的条件。据此推知,宗教改革(     
A.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基本原则B.实现了西欧世俗王权的至高无上
C.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的发展D.削弱了欧洲民众对基督教的信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恩格斯在谈及宗教改革时指出,15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欧君主国崛起,并趋向统一和联合,是一场不同于基督信仰原则的国家构成方式,是由新生产方式所推动的一场社会重构,它的崛起使西欧政教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王权有能力与教权相抗衡。这一观点可用来说明(     
A.世俗政权的崛起推动了宗教改革B.社会化大生产引发社会变革
C.王权与教权结合实现了政治整合D.宗教改革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托马斯·韦伯指出:在欧美多宗教国家,“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企业高级技术工人……绝大多数是新教徒。一个人对天职负有责任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东西,个人有增加自己资本的责任。”该学者的观点意在说明(     
A.新教伦理加剧了拜金主义B.宗教改革改变了人们的信仰
C.西方理性思维方式的确立D.新教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2023-10-0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高中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德国宗教改革旨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拯救人的钥匙不操纵在教会手中,而掌握在人的自身,只有人的自身以及由人自身而获知的信念才是拯救人的力量……。材料体现的观点是(     
A.否定了宗教信仰所具有的作用B.永生与永罚等都是教会决定的
C.肯定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D.提倡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2023-10-02更新 | 118次组卷 | 3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宗教改革期间,西欧人在翻译拉丁文的过程中,发现“救赎”一词翻译有误,应该译为“悔改”,含义由原来的被动等待“外部救赎”转变为由主动“内在悔改”来获得拯救。由此可知,宗教改革(     
A.注重推动人的自我解放B.篡改了天主教教义
C.打击了教会的权威D.推动了神学理论的完善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基督宗教宣扬原罪说,认为任何人生来带着罪性,只有相信承担世人罪孽的耶稣基督,才能从罪孽中被拯救出来。他必须通过教会代为向上帝祈祷、转达信徒的心愿。而马丁·路德则告诉人们,只要你虔诚地信仰上帝,就会获得赦免。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冲击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批判了君主的专制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6世纪,亨利八世确立了王权至尊地位后,选择以英文《圣经》为载体,重塑英国社会基础上的“上帝话语”。这反映了(     
A.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B.理性主义的宗教观念
C.民族国家的政治特征D.封建专制统治的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该思想主张灵魂的得救不能靠向教会购买赎罪券,也无需教士作为中介,只能靠自己虔诚的信仰。该思想的提出(       
A.加强了教会的宗教权威B.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冲击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实现了教徒的思想自由
2023-09-16更新 | 189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平煤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