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德国宗教改革旨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拯救人的钥匙不操纵在教会手中,而掌握在人的自身,只有人的自身以及由人自身而获知的信念才是拯救人的力量……。材料体现的观点是(     
A.否定了宗教信仰所具有的作用B.永生与永罚等都是教会决定的
C.肯定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D.提倡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2023-10-02更新 | 118次组卷 | 3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北师大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国王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国王)的归凯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国王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国王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国王的权力
D.国王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2022-04-20更新 | 231次组卷 | 75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16世纪上半期欧洲掀起宗教改革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   称义及随之而来的全部拯救只有因信,因为称义和得救都赖上帝的怜悯,这点只有在信的行动中才能领受。人的伦理性活动的“善行”在此无任何地位。它们既不会给我们带来拯救,也不会为我们保住拯救。只有因信,才能使我们保持永生。

——(德)保罗阿尔托依兹《马丁路德的神学》

材料三   宗教改革以后,路德派、加尔文派等新教在很多地方建立了教会,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各国封建统治者的权力得到加强,《圣经》被翻译成当地的文字……各国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加尔文宗教改革成了日内瓦和苏格兰共和党人的旗帜,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的统治,并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二幕的发生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欧洲的中世纪曾经被后人称之为笼罩着宗教灵光的“黑暗时代”,请结合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列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四条主张。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宗教运动对欧洲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1-09-2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世界史,近代史稿》

材料二   在神权专政的时代,教士可以替神发言,规划人间的秩序;教士们也有权力决定赦免或是不赦免人的罪行。这种因人而异的神律,就是不可预测的规律。宗教革命以后,主权国家制定法律,是根据人类个体共存于一个社会的要求来制定的。德国系统的法律,一方面追溯到罗马时代的法律;另一方面,也将这些法律解释为神律在人间的体现。法国大革命以后,拿破仑又在这套罗马法的基础上,编纂出《拿破仑法典》,也不外乎根据神设定的秩序,制定出一套适用于人间的行为规范。这种法典,也必须合乎理性。

——摘自《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

材料三   启蒙主义思想的理论对粉碎政治暴政的枷锁和削弱那些丧尽天良的教士特权起了促进作用。但同时,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也在日益增长。当这种文明与启蒙的潮流扩展到整个欧洲,带来了又重影响。同时又是道德的堕落与文明的丧失。

——摘自刘玲《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探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和实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社会在对人的判罚方面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双重影响。
(4)归纳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共同的精神内核是什么思想?启蒙运动将这一思想发展到高峰,那是什么思想?
2021-08-1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五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马丁·路德主张建立
A.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B.民族教会和廉简教会
C.统一的德意志民族政权D.工人阶级的专政政权
6 .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发端地是
A.英吉利B.法兰西C.德意志D.意大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了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的唯一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     
A.促进了民众的宗教信仰自由B.推动了英国启蒙运动的开展
C.动摇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D.推动了光荣革命的快速到来
8 . 某同学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作出如下设计。
主题史实核心
经济体制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阐释: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经济政治危机,苏俄(联)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等经济手段,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成功探索。

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改变自由放任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发展,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请参照上述范例,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拟定一个主题,完成一份探究设计。(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主题史实核心

阐释:
9 . 有学者认为,就宗教改革的直接遗产而言,不管教会是仍坚持天主教教义,还是拥护新教信仰的一个派别,都是世俗当局控制着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这一论述可用于说明宗教改革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否定了西欧的封建专制制度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宗教改革思想在法国早已有所传播。在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之前,法国的一些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家就已萌发“回到圣经上去”的共同愿望。1508年,勒费弗尔埃塔普尔发表了一篇呼吁书,提出阅读《圣经》原文,勒费弗尔认为,罗马教廷指定的拉丁文译本已使《圣经》面目全非,因此需要努力,还《圣经》以本来面目。几年后,勒费弗尔先后翻译,出版了《圣经》和《保罗书信》的拉丁文新译本。在《保罗书信》的注释中,勒费弗尔提出了因教得救的思想,否认圣餐的实体转换说。19世纪,法国著名史学家米什莱更是如是写道:“在路德前6年,可敬的勒费弗尔埃塔普尔已经在巴黎宣讲路德主义。”

这一时期,路德的思想已在法国迅速传播开来。在这一过程中,印刷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国王开始时对新教的宽容态度也至关重要。起初,法王法兰西斯一世对宗教改革思想颇感兴趣。特别是加尔文思想传入法国后,因其更好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发家致富,在政治上参与执政的愿望,故深受法国广大资产阶级的拥护。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国宗教改革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