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启蒙运动是17世纪到18世纪后期发生在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主张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A.莎士比亚B.马丁·路德
C.哥白尼D.康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深刻影响这一文件的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
C.启蒙思想D.马克思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则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启蒙思想家的分歧在于(     
A.构建社会的方案B.是否反对君主专制
C.要不要追求理性D.阶级立场的不同
4 . 学者陈乐民认为,14至18世纪欧洲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作精神领域的革命,就是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条”。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这些“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A.对人性的解放,冲击封建秩序B.倡导信仰自由,推动民族国家形成
C.提倡民主科学,促进社会进步D.进行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到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世纪末,法国家庭的教育理念发生转变,父亲不再粗暴压制自己的孩子,孩子也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这一转变是由于(       
A.机器生产的推动B.教育内容的革新
C.启蒙运动的影响D.专制思想的消除
2023-08-0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755年,伏尔泰将《赵氏孤儿》改编为歌剧《中国孤儿》,试图用“儒家思想”宣扬道德仁义,用成吉思汗“宽容与博爱”的形象,来对照法国皇帝的“专治与残暴”。其主要意图(     
A.推动中西思想文化交流互鉴B.为建立民主共和做舆论准备
C.表达对中国儒家思想的仰慕D.利用孔子思想反对君主专制
2023-07-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欧洲不同时期广泛传播的作品。这些作品的传播(     
      
达芬奇 《蒙娜丽莎》          马丁·路德《关于赎罪券的功效》        卢梭 《社会契约论》
A.打击了神权统治B.推动了社会转型
C.加强了专制王权D.引发了科学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说:“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这些哲人(     
A.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B.开始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C.提出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D.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科学时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1596—1650年)善于用数学推理来解释宇宙的状况,他认为应从事物的本质本性去推断真理真相。其观点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否定神学世界观B.强调人性尊严
C.提倡发明与发现D.彰显理性精神
2023-07-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7世纪初的法国文献中频繁出现一系列与文明相关的词汇,如“文雅”“审慎”“礼貌”“谦恭”等,它们多与贵族精神相关联。而且,这些文献的作者往往把礼仪及优雅的举止视为贵族阶层血统的特有体现。这一现象折射出(       
A.思想启蒙的必要性B.宗教改革的局限性
C.文艺复兴的完成D.阶级矛盾的激化
2023-07-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暨高三零诊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