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7 道试题
1 . 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城市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严重的是,2月2日发生喀琅施塔德水兵叛乱,他们提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等口号。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局面,苏俄政府采取的做法有(     
①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             ②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巩固工农联盟
③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④通过租让制等形式引入外国资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3-07-1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后被称为“苏联模式”。其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是(     
A.权力的高度集中B.指令性计划体制
C.实行余粮收集制D.实行义务劳动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99年,列宁在《我们的当前任务》中提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把团结俄国一切社会民主党人的事业放在牢固的基础上。实现这种团结,为这种团结创造适当的形式,彻底摆脱狭隘的地方的分散性”。列宁认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     
A.改变俄国落后的经济状况B.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C.组建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D.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2年5月22日,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的《土地劳动适用法》首次明确规定,准予土地出租(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和劳动农户中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这一法令(     
A.贯彻了新经济政策的相关要求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促使苏联经济进入了市场轨道D.保证了国内外战争的胜利
5 . 1913-1998年世界主要地区人均GDP(年均复合)增长率(%),据如表判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国家或地区依次为(     

国家或地区

年份

1913-1950

1950-1973

1973-1996

1.50

3.49

-1.10

0.89

8.05

2.34

0.76

4.08

1.78

-0.60

2.00

5.60

A.东欧和前苏联、日本、西欧、中国B.日本、美国、中国、西欧
C.中国、美国、东欧和前苏联、西欧D.东欧和前苏联、中国、美国、日本
2023-06-25更新 | 184次组卷 | 3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列宁领导下,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伟大飞跃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独立战争B.俄国十月革命C.法国大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8-1941年,苏联在治金、机械制造、机器加工、燃料动力、石油化工、仪器仪表等工业部门中新建了近9000个现代化的大中型企业,这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都极为罕见。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完成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据材料可推知(     
A.苏联模式制度具有一定优越性B.苏联模式完全摒弃了市场经济体制
C.西方经济大萧条决定苏联经济发展D.苏联注重农轻重经济比例协调发展
2023-05-17更新 | 181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列宁在一次演讲中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对该材料信息的理解准确的是(     
A.材料中“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蕴含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C.这个“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沙皇政权D.在十月革命中出现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9 .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产品”是指(     
A.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B.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D.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1930年的苏联宣传画《开足马力,全速前进:五年计划,四年完成!》,该宣传画(     

A.表达了争取国内战争胜利的迫切需求
B.反映了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体现了斯大林时期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D.彰显执政者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