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6—1931年,苏联的进口额中90%左右是机器设备的进口。至1937年,除了一些起样品作用的设备外,苏联几乎不再进口一般的机器设备。这一变化表明苏联(     
A.独立的工业体系基本建立B.新经济政策取得很大成效
C.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D.已跃升为世界工业的头号强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17年4月,彼得格勒工人、士兵和水兵高呼“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打倒战争!”等口号,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抗议临时政府向盟国发出“要把世界战争进行到彻底胜利为止”的照会。士兵们拒绝了临时政府用大炮镇压示威群众的命令,并蔓延到莫斯科等其他许多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的俄国(     
A.临时政府面临合法性危机B.苏维埃政权得到民众认同
C.革命丧失了和平发展可能D.布尔什维克掌握了领导权
2022-09-12更新 | 136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列宁曾指出:余粮收集制不是理想,而是一种痛苦的和可悲的必要。对“必要”理解正确的是(     
A.走向共产主义的需要B.为战胜敌人奠定物质基础
C.保障工农联合斗争的需要D.打击地主富农的手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列宁指出:“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意在强调(     
A.十月革命在俄国爆发的历史条件不够成熟
B.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社会矛盾,促进俄国革命的爆发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得以爆发的根本原因
D.俄国是帝国主义统治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5 . 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令世界瞩目。这主要得益于(     
A.新经济政策B.苏联模式C.赫鲁晓夫改革D.勃涅日列夫改革
6 . 土地租赁是苏联农村重要的普遍的资本主义关系。1926年苏联工农检察院中央委员会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一万六千多户承租土地户中有三千六百多户,约占21.7%的富农户经常使用雇佣劳动在一年以上,且富农承租土地的数量较大。这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的显现B.计划经济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C.农业集体化与苏联现实的矛盾D.新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加快农民阶级分化
7 . 某时期俄国的一份文件指出:“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就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该文件的出台(     
A.标志斯大林体制的形成B.加速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推进苏联经济体制改革D.解决了苏联的农业问题
2022-08-0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列宁曾说过:“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在此他认为(     
A.俄国革命根源于其长期对外战争B.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C.其他国家不具备爆发革命的条件D.世界大战成为俄国爆发革命的催化剂
2022-08-0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8年,列宁指出:“这场伟大的革命是由我们这些落后的‘古怪’的俄国人开始的……应当说,历史走的是奇怪的道路:一个落后的国家竟有幸走在伟大的世界运动的前列。”这说明,俄国革命(     
A.是无产阶级夺权的首次尝试B.形成了社会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D.鼓舞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斗争
2022-07-21更新 | 403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苏联的工业产量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由1929年的3.7%攀升到了1937年的13.7%。该变化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落实
C.斯大林体制的大力推行D.勃列日涅夫改革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