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列宁认为,德国战时计划经济中蕴含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成熟性和合理性,因为在战争期间,为了集中人民的力量,德国由一个中央机关调节了5000多万人的全部经济生活。既然这一点容克贵族能做到,那有觉悟的工人阶级也能做到。这表明列宁意在
A.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B.谋划“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思考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设计D.警惕德国法西斯扩军备战
2 . 下图是苏联(俄)历史上某一时期经济体制模式的主要特点。据此判断该时期是(  )
除了农业外,几乎对全部经济(包括对超过5人的小企业)都实行国有化,以此来达到最大限度地扩大国有制企业(分配上实行高度的平均主义实行劳动力的强制分配和普遍劳动义务制

A.1918-1921 年B.1921-1927 年
C.1928-1956 年D.1956-1964 年
3 . 据统计,1932年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和德国帮助建造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设备全部来自美国。这表明苏联
A.逐步接受了资本主义的理论B.打破了美国对其的经济封锁
C.借助有利的时机推进工业化D.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4 . 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1921年,决定由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1927年,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这些政策都
A.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体现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
C.在一定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D.在制定的时候存在随意性倾向
5 . 如图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图1和图2所体现的经济政策特点分别是
A.允许部分私人企业存在、单一的公有制
B.国家收集一切余粮、单一的公有制
C.国家收集一切余粮、轻重工业比例均衡
D.允许部分私人企业存在、公私合营
6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让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B.机器工业发展缓慢
C.农业机械技术水平低D.固定粮食税的实行
7 . 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情况:“从制造火车头到开公众浴室、从供应面包到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律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下列关于该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政策属于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B.该政策是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
C.该政策恢复和发展了苏联的经济D.该情况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8 . 1921年苏俄政府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某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这表明苏俄政府正在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2022-03-09更新 | 995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在“战时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采取强制方式向农民征粮、要粮,直接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和感情,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粮食产量连年下降,筹粮困难越来越大,反过来对农民的伤害也越来越大。苏俄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余粮收集制B.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C.开展农业集体化D.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
10 . 1929年12月斯大林宣称:“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让它见鬼去。”这意在说明斯大林
A.试图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肯定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要发展新的经济体制D.希望苏联实现工业化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