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年份国防支出邮政支出教育支出公路等支出卫生和福
利支出
行政和利
息支出
192717.420.10.52.61.258.1
193219.218.60.65.61.257.6
193610.28.23.68.85.863.4
194015.88.03.47.97.157.7
195041.05
0
5.51.112.733.9
196050.33.81.13.116.124.9
197040.53.81.92
4
24.824.4

——【美】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E·高尔曼《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

(1)指出美国国防开支的变化趋势,并简要说明成因。
(2)以公路支出所占比重的变化为例。说明美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轨迹。
2024-06-0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掀起了重塑政府的改革运动,将一些公共服务重新下放或返还给公民社会组织。莱斯特·萨拉蒙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着一次‘全球结社革命’,即在市场和国家的领域之外有组织的公民行动在蓬勃兴起。”法国公民社会组织在1987年就建立了54000个,而20世纪60年代每年只成立11000个。据最新估计,英国有公民社会组织275000个,其收入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5%。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的联合调查显示,73%的公民社会组织有政策倡导行为,59%的公民社会组织开展过游说活动。

——摘编自齐久恒《近代西方公民社会组织的历史嬗变》

(1)概括20世纪70年代西方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
(2)概述20世纪70年代西方公民社会组织出现的背景。
2024-06-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次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后,1985年,法国提出欧洲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全面合作的“尤里卡”计划,同年,欧洲17国和欧洲共同体代表召开会议同意了该计划。“尤里卡计划”由企业、研究机构、大学和政府部门共同参与,其目标是开发生物医药、通讯、能源、环境、信息、激光、新材料机器人和产品自动化以及交通等9个领域的竞争性技术,其中近75%的项目由企业承担。各国政府会对每个项目给予一定的财政资助,但计划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校自筹资金,总体而言,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比重约为12.5。此外,“尤里卡”计划对研究项目制定了严格标准,即每个项目至少有两个成员国的两个独立的合作伙伴共同申请,项目必须具有技术创新和商业化性质,项目须具备民用性质等。

——摘编自张换兆等《尤里卡计划的特点及对我国科技计划改革的启示》

材料二   19863月参加国防科技会议的四位科学家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通过特殊渠道向邓小平上书,建议设立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跟踪战略性高技术发展前沿。邓小平做出了“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批示。经过反复论证和探讨,198611月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863”计划)。《纲要》决定在2000年之前投入100亿人民币,重点支持航天、激光、能源、材料等7个技术领域15个主题项目的研究发展。863计划的总体目标是:积极跟踪国际新技术发展动向,并有所创新,培养科技人才,实现高技术产品的商品化、产业化,为下个世纪国家发展储备后劲。从1991年到1996年,国家科委又将水稻基因图谱、航空遥感实时传输系统、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关键技术、超导技术和海洋技术作为专项纳入计划。

——摘编自金红梅《科学家和政治家的合作:“863计划”制定过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尤里卡”计划的特点并分析提出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863计划”的特点并分析其实施的意义。
4 . 如表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1913年指数为100)。对此如表理解准确的是(     
年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
1913100100100100
1946252.147.879.7155.6
1973679.4314.3561.91736.9
1983840.7349.6658.22438.3
19961190.3468.9908.73702.8
(注:德国指数在分裂期间指联邦德国)
A.各国政策调整促进经济发展B.冷战没有影响经济发展
C.日本经济总量跃居各国首位D.英国经济基础最为薄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包括高等专科学校与职业学院两种类型的院校。1919年后德国颁布一系列诸如《职业教育法》、《联邦德国职业学校总协定》的法律法规,立法体系完备详细。“双元制”为学生提供很多进入企业实践的机会,在生产实践的一线平台学习,既能及时消化课堂知识,又能快速发现和掌握新的学问。2003年,德国的职业教育经费中企业投入103亿欧元,国家投入56亿欧元,企业占72%。

——摘编自吴建国《中外高等职业教育法治化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召开了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还没有系统化,没有广覆盖,配套性地方法律法规少。虽然国家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职业教育是低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教育以学科本位或者知识本位为主,知识与现实工作联系不紧密。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总经费投入的比例,几乎都在11%~13%之间徘徊,远低于国际上25%的比例标准。当前我国财政性经费依然是职业教育经费的最主要来源.

——摘编自孙希《中外高校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比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6 .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揭示了从微小的质量中获取能量的可能性。其后,原子核裂变现象被发现,链式核反应理论形成。1945年7月16日,美国新墨西哥州上空升起巨大的原子蘑菇云。8月,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先后被原子弹化为炽热的灰烬。这一历程表明(     
A.原子能利用仅限于军事领域B.反法西斯战争赖于原子武器
C.科技进步影响人类社会发展D.现代战争催生科学技术革命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截至19222月,欧洲各国欠美国的战债共计108亿36百万美元。一战结束后,战债的偿还问题便提上了日程。英国认为最理想的方案是把所有战胜国政府间的战债一笔勾销,如果这一方案不被美国接受,则希望用德国的战争赔款去偿还美国的战债。美国认为,赔款和战债完全是两码事,坚持要求欧洲各国还债。从1923年至1926年,美国与主要债务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各债务国承认的战争债务总数是115亿美元,分62年还清。1929年,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逐渐停止了对欧洲的贷款,欧洲的债务国受到双重打击,德国表示没有能力履行赔偿义务,英国也重新希望美国做出让步,……美国前前后后收到的偿付战不到3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由英国赔付,剩下战债的绝大部分不了了之。

——摘编自周旭东、车致远《债务问题与大国关系(1917-1940)》

材料二   1971年,随着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解体……美国联邦政府仅在1969年及19982001年曾实现财政盈余……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被迫救市,从2009-2012年,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每年均逾万亿美元。1990年,美国的私人储蓄率降至GDP的4.5%左右,到2005年仅为1.1%,达到历史最低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统计,1959年美国制造业占GDP的29.3%,金融服务业占10.9%,而到2005年,这一比例分别为12%和20.4%。……中美关系与以往国际体系中的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关系具有明显差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积极融入现行国际体系,中美两国在经济方面的相互依赖也日益紧密,自21世纪初以来,中美之间形成一种空前的国家间债务关系。

——摘编自孙海泳《中美债务关系的相互依赖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欧洲与美国债务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债务攀升的国内因素,并分析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2024-05-2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九)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1年下半年,中国和正式建交的国家(瑞士、瑞典和丹麦等)发展贸易关系;另一方面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民间贸易团体保持积极的接触,针对“禁运”政策的推行,我国取了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从1951年起,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改为易货贸易。在坚持先进后出的前提下,采取直接易货、记账易货、联销易货、对开信用证等多种贸易形式。基本上打破了美国的“封锁”“禁运”,加深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开拓了国际市场,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此外,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易关系也是中国对外易的一个重要方面。

——王书文等《中国近现代开放思想研究》

材料二   1978518日,国务院成立了引进新技术领导小组,负责人纷纷走出国门进行访问和考察,当时资本主义已经度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发展的“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资本主义各国先后遭遇战后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在1974年和1975年两年中,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的国内生产总值都出现了负增长。70年代下半期,西方经济处于“滞胀”状态,回升乏力。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不仅愿意扩大对华易,也愿意向中国提供贷款优惠,甚至进行投资。回国后,他们纷向中央建议:要充分利用目前的有利条件,尽可能地吸收外国资金,大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速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四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20世纪五十年代对外贸易的对象及其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我国对外的举措及有利因素。
2024-05-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二)历史试题
9 .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总统克林顿等人提出走“新中间道路”,即在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在凯恩斯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国家与新自由主义的竞争资本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这表明英美(     
A.积极探索新发展模式B.已经摆脱冷战的影响
C.仍然处于经济“滞胀”D.加速建设区域集团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如表为1993~1994年纽约市工资和就业增长率,据如表可知,纽约(     
部门工资就业
制造业4.3%—2.7%
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9.4%8.5%
所有行业5.7%0.8%
A.民众就业存在地域差异B.技术革命成果显著
C.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D.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2024-05-1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历史学科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