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冷战中美苏双方往往通过意识形态的棱镜来看待对方,把对方视为敌人……美苏的意识形态斗争同它们争夺战略优势与利益结合起来,从而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和欺骗性……共同的战斗为化解美苏之间长期存在的互相猜疑。美国谴责苏联的帝国野心和俄罗斯扩张主义情站,苏联指责美国在世界扮演宪兵、形成霸权。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二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力量,自己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冷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和“一股股新的力量”指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2 . 1956年~1961年,印度“二五”计划时期,苏联对印度援助高达8.3亿美元,是对中国“一五”计划经济援助规模的一倍以上,超过美国和英国,成为印度最大的外援国。苏联对印度援助的主要目的是
A.与美争夺中间地带
B.联合印度夹击中国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扩大社会主义阵营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据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据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三: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后个别国家(注: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是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并依据材料二,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的特征。试从国际局势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并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2019-05-2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日本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主张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得到了西欧国家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日本经济的崛起
5 . 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战略经历了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的收缩。在尼克松主义看来,缓和并非结束冷战,结束美苏敌对状态,缓和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由此看来,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主要是因为当时
A.美国霸主地位不复存在
B.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
C.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D.苏联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
6 . 历史课上,某同学以流行歌曲的形式诠释了二战后日美两国关系的演变:“跟着美国,走--紧抓住梦的手”,“多边自主外交--我要我的滋味”。该总结其实反映了
A.日本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B.从两极格局到一超多强的发展趋势
C.美国霸权主义不得人心
D.日本对二战中罪行的深刻反省
7 . 1964年1月9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声明:“十分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我们已经一再清楚地表明,美国反对承认共产党中国。”1月27日,法国不顾美国意见,与中国正式签署建交公报。中法建交
A.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彻底分化
B.极大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
C.是中法意识形态差异缓和的产物
D.表明两国在两极格局中有相似处境
8 . 下图为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时,英国《卫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表明
A.欧共体政策对英国有吸引力
B.英国对于融入欧洲怀有疑虑
C.英国摆脱了美国的经济控制
D.欧洲国家联合抵御美苏争霸
9 . 1964年1月27日。中国《人民日报》和法国《世界报》同时在头版刊登中法两国建交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这则简短的建交公报被西方媒体称作“炸破冷战坚冰的外交核弹”。这一外交核爆
A.得益于中美关系缓和的直接推动
B.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发展
C.体现中法两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
D.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
10 . 有学者指出,“冷战是两个远房表兄弟之间就实现这个世界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最好的道路问题而展开的竞争,不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朋友与敌人之间的竞争。”由此可知:
A.冷战下的各国始终处于敌对状态之中
B.冷战的实质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竞争
C.意识形态分歧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因素
D.冷战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