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中世纪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三个方面的发展逐渐更改了忠诚的这一尺度。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另一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这些发展为民族主义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二战结束以来,由于殖民地独立后的人员“返流”、为战后重建招收“客工”、接收各类难民和欧洲共同体内人员自由流动等原因,欧洲各国的移民数量不断增加。欧洲原本相对单一的民族国家因此出现了变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治理形态上的变化在欧洲国家也体现得非常充分。欧盟已经建成统一市场和关税同盟,成员国使用统一货币;通过《申根协定》取消国境限制;在政治、外交、财政、社会等领域中,欧盟国家的合作也日益紧密。这样,原来属于民族国家控制的主权事务,很多都要在欧盟层面上进行合作与协调。

——摘编自田德文《国家转型视角下的欧洲民族国家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欧洲民族国家出现的新情况,并简析其影响。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五校(省实、广雅、执信、二中、六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民族自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进程中的重要概念,但是新独立的波兰三分之一人口不说波兰语,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只占新共和国的67%,其余的人由德意志人、俄罗斯人和匈牙利人组成。这一现象可以从侧面印证(     
A.民族自决完全是一个幌子B.东欧国家的民族意识尚未觉醒
C.战胜国利益制约着领土划分D.殖民统治的实质没有根本改变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814年,维也纳会议的正统原则如下:承认 1789 年前法国及其他各封建君主是正统王朝,恢复他们的统治权力、政治制度及所属领土,若原有君主被拿破仑推翻,可由其兄弟或亲属代替为世袭君主。这一原则的提出(     
A.开创了用会议解决争端的先例B.旨在恢复和巩固欧洲的封建秩序
C.使欧洲国家民族意识开始萌发D.打破了大国主宰欧洲事务的局面
2024-04-19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1596年,荷兰航海家巴伦支发现了北极圈内邻近挪威的斯瓦巴德群岛,之后该岛主权归属和资源开采问题不断引起国际争议。1920年在国际联盟积极倡导下,18个国家签订了《斯瓦尔巴德条约》,规定挪威享有该岛主权,但各缔约国公民享有自由进出、居住以及开采矿产等权益。这反映了(     
A.国际联盟权威性加强B.北极资源开发实现和平共享
C.国际协调机制的发展D.民族自决原则得到国际认同
2024-04-16更新 | 39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要求在印度洋航行的所有船只必须携带果阿总督或各地要塞的行政长官颁发的通行证,并就船只所载商品缴纳税款。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该公司有权以荷兰联省议会约名义,在东印度建设要塞、任命总督、招募士兵,以及和当地统治者签署条约。

16032月,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支船队在马六甲海峡“捕获”了一艘葡萄牙商船,并将船上货物进行拍卖,获得巨额利润。这引起了当时法律上的争论。格劳秀斯受荷兰东印度公司之托,撰写了《论捕获法》,论证这一捕获行为是“正义战争”。《论捕获法》分为三篇:第一篇,讨论的是自然法与万民法上战争的意义、交战权及捕获权;第二篇,叙述了荷兰自1596年以来受到的葡萄牙的虐待,以致两国间开启战端的理由等;第三篇,引用了查士丁尼法律汇编中宣布的“海洋是人类共有的自然权利原则”,论证荷兰东印度公司有与印度诸岛通商的权利,葡萄牙禁止这种和平的交通没有正当理由。两个世纪以后,公海自由的原则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1625年,格劳秀斯又撰写了《战争与和平法》。该著作对《论捕获法》中的一些概念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提供了处理国际关系的法律根据,很快赢得当时欧洲各国普遍欢迎。

——摘编自章永乐《格劳秀斯、荷兰殖民帝国与国际法史书写的主体性问题》等

有学者认为《论捕获法》有利于解决国际争端,也有学者认为《论捕获法》激化了殖民国家间的矛盾。谈谈你对《论捕获法》的认识。(要求:可以阐述学者的观点或另外提出自己的认识,并说明理由)
2024-04-09更新 | 29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指出:中世纪(欧洲)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如果实在要说的话——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这一状况表明当时欧洲(       

A.宗教改革成效显著B.民族国家意识淡薄
C.呈现出联合的趋势D.民族语言尚未出现
2024-03-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1815年,英国人打赢了一场震动世界的战争——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这场战争(     
A.使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走向崩溃B.导致欧洲均势局面形成
C.为民族国家的兴起创造了条件D.促使近代外交制度建立
2024-03-1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中世纪早期,法兰西人一般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外来的征服者法兰克人。而到中世纪晚期,比法兰克人历史更为悠久、在远古时期即已生活在法兰西这片土地上的高卢人开始纳入法兰西的祖先意识体系当中,此外法兰西人还将法兰克人与高卢人建立起所谓的历史关系,从而制造出一个新的法兰西形象。这一变化反映出法兰西(     
A.国家疆域的扩展B.民族意识的兴起C.民族交融的加强D.考古发掘的成效
9 . 在中世纪,条约的缔结方需要进行宗教宣誓,缔约活动须有教会的高级代表直接参加或事后确认,以保障条约得到遵守;而1648年欧洲多国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一个显著变化是对违反之后如何进行处罚作了成文规定。这一变化(       
A.推动了世界近代外交制度的确立B.印证国家统一发展的时代趋势
C.使得解决国际争端更具可操作性D.表明天主教会已退出政治舞台
10 . 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规定了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1928年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1945年签署的《联合国宪章》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并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由此可知,推动国际法不断发展的原因是(     
A.国家间利益的相互协调B.新兴民族国家的纷纷独立
C.集体安全机制发展完善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