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19世纪初,俄国、奥地利、普鲁士提出“正统原则”,维持欧洲君主政治,维护维也纳体系。但从19世纪40年代以来,维也纳体系不断遭受沉重打击,到70年代后,“正统原则”被彻底抛弃,维也纳体系也随之瓦解。据此可推知,维也纳体系瓦解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法的不断发展完善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C.欧洲均势的原则被打破D.欧洲民族国家的逐渐产生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教学检测(四)暨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现代国家制度是从1494年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开始的。和这场征服国外领土战争有关的还有出于对王朝威望的考虑,权力的平衡,复杂的外交,联盟和反联盟。它不是一场宗教战争或思想战争,而是一场争夺权力和扩大领土的斗争。另外,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新教革命破坏了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统一,它促使国王们和诸侯们谴责一统教会的权威,使他们自己取得完全的权力。早在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就赋予日耳曼诸侯权力,让他们决定他们的人民是信仰路德教派,还是信仰天主教。可是,使现代国家制度在政治现实起主要作用的也许是《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于1648年结束三十年战争的这个条约,不管居民属于什么国籍,随意地将领土从一个统治者转到另一个统治者手里。它承认荷兰和瑞士的独立,使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日耳曼的每一个诸侯被确认为统治者,有权宣战或讲和,随心所欲地统治他们的领地。最后,这个条约制定了一条原则,即所有国家,不管它们的大小或强弱,在国际法面前一律平等,而且对于它们的领土和居民有完全的控制权。

——摘编自[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现代国家制度”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现代国家制度”形成的影响。
2024-01-10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五)历史试题
3 . 《威斯特伐里亚条约》承认地区性的宗教宽容,一些诸侯国家与城市选择了一种宗教信仰,另外一些则选择了其他宗教信仰。同时,该条约还使信奉新教的尼德兰脱离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了完全的独立。由此可见,《威斯特伐里亚条约》(     
A.开创了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例子B.通过宗教政策协调国际关系
C.确立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的原则D.重在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教皇地位的衰落与国家世俗化发展要求打破原有的政治结构,换言之,主权国家的建构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启了基于领土的主权国家,国家的政治权限被划定在特定的领土范围以内,领土成为主权国家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英法百年战争,英国战败退守英格兰等岛屿,客观上为英国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战争也使英国民众普遍感到“法语是敌人的语言"“使英格兰人意识到他们的特性、统一性和共同的传统和历史”。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原有的社会控制结构体系摇摇欲坠,国家的权力从贵族的手中转移到君主手中,最后再转移到代表人民的议会手中,人民从徘徊于政治体系之外到能够平等地享有政治权力,伴随这个过程,普通国民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逐渐巩固。无论是国家的领土边界还是国家的利益边界,是以民族边界的大小来决定的,民族承载着国家,两者完全融合在一起。

——摘编自黄其松《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叙事——以英国为例的阐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英国发展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法国大革命前,法兰西王国没有统一的语言,各地说自己的方言。为此大力推动“法语化”政策。(     
A.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B.促进了法兰西民族的形成
C.消除了民族文化的差异D.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2023-08-09更新 | 257次组卷 | 17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普高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1648年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承认了瑞士和荷兰独立,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国界;1815年形成的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拿破仑战争前的欧洲均势,创立和重建了一些国家。这反映了欧洲(     
A.国际协调机制更趋合理B.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增强
C.各国完成了向民族国家转变D.大国主导的政治格局被打破
2023-06-21更新 | 5247次组卷 | 39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华迈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1814年3月,《肖蒙条约》规定:今后二十年同盟将为维持欧洲和谐而同心努力,并提供相互保证机制以防止法国破坏正在形成的和平安排。这样就把反法联盟变成了对付法国革命的同盟组织,目标是执行同法国的和平条件,捍卫会议上进行的对领土的分配。这一规定的影响在于(     
A.构建了大国协调的国际关系B.消除了启蒙思想的影响力
C.打破了欧洲大陆的均势局面D.打击了欧洲封建顽固势力
2023-06-04更新 | 178次组卷 | 7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等四地2023届高三模拟(五)历史试题
8 . 中世纪大学中,来自相同或相邻地区的学生联合组成许多民族团。随着这些团体发展,“nation”一词演变成有着共同文化、共同观念、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团体。这表明中世纪大学(     
A.侧重发展学生团体B.强化民族认同
C.利于民族国家形成D.推动城市自治
2023-05-21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9 . 西方有学者认为,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意味着地方贵族、教士和市民在支持王权的同时,借助这一文件,他们力图禁止王室官员在地方上滥用权力,捍卫他们自己对领地、城市和教区的维护与管理权力,即地方的统治阶级在当地加强他们精心和细致地处理基层社会事务的权力”。该学者意在说明《大宪章》(     
A.是贵族、教士和平民反抗王权的工具
B.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C.推动欧洲社会基层自治模式开始出现
D.体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斗争与妥协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说梁启超要求在中国建立一个君宪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意识与认同感的话,那孙中山则强调以暴力方式打碎旧的王朝国家制度和文化观念体系,建立一个新的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民主共和国家,并要求人们形成对民主式民族国家的真正自觉。……辛亥革命从法律意义上确立了国家主权属于中国各民族人民,民主共和的国家观念广为国人接受,古代中国长期以来对王朝国家的忠诚和奉献开始转向具有近代意义的民族国家。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材料二   中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法语、拉丁语曾经是英国的官方语言,而英语只是下层人民使用的语言。百年战争激发了英国的民族意识以及对法国的敌视,结果使法语地位下降。威克里夫等人将拉丁文版的《圣经》译成英文,进一步提升了英语在英国的地位。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和孙中山对中国民族国家形成的贡献,并分析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语地位的变化及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