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国际交往和国家关系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结论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古
日本)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
汉朝时中国和东亚诸国已有
官方往来
史料1   两汉之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唐朝玄奘西
行取经,鉴真东渡日本
史料2: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沿丝绸之路传到西方,胡桃、胡椒、棉花等从西方运到东方
史料3675年新罗开始采用唐朝的历法;唐太宗设置的十部乐,其中一部是高丽乐。
史料4:乾隆二十二年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



……

——根据教材及相关资料整理

材料二   “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联盟会员国为维护和平起见,必须减缩各本国军备至适足保卫国家安全及共同履行国际义务的最少限度……联盟会员国约定,无论何时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认为适于仲裁或司法解决,而不能在外交上圆满解决者,将该问题完全提交仲裁或司法解决。”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三   中国对外政策和外交行为是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形势作出的反应。二战后影响中国对外关系的外部环境,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冷战阶段,世界政治的最主要特征是美苏两极对立。另一个是“后冷战”阶段,“一超多强”和多极化发展趋势支配着世界政治。

中国政府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积极、负责任的行为,向世界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21世纪以来中国在维护亚洲安全、全球问题治理等方面更积极地树立这一形象。今天的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对捍卫全人类利益负有重要责任,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世界所瞩目。

——摘编自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论》、吴兵《从“天下责任”到“负责任大国”》


(1)材料一甲组的结论是否能够直接推导出来?请说明理由。通过乙组史料,你可以推导出中国对外交往的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具体举措。结合所学,从“国际法应用”的角度,阐述一战爆发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从推进国际合作的角度列举十八大以来中国向世界展示“负责任大国”的重要举措并概述其意义。
2023-11-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一幅关于拿破仑帝国覆亡后欧洲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的漫画,下列有关这次国际会议方面的表述错误的是(     
A.体现了欧洲各大国间利益的协调B.以维持欧洲均势为重要特征之一
C.此后外交人员衔级制度逐渐建立D.为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开辟新途径
2023-11-2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金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7-19世纪,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近代国际法形成并得到发展。如图反映的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B.维也纳体系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雅尔塔体系
2023-11-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末,法国人民渴求建立一个能够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其他人权的民族国家。为保卫大革命成果而进行的反对各国君主的战争很快就变成了解放、吞并和对别国的征服。法国的扩张主义最终促使各国集合起来,共同反对法国。拿破仑掀起了各国的民族性,而民族性又吞没了拿破仑自己。

——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1)结合所学,扼要解释材料一中“拿破仑掀起了各国的民族性,而民族性又吞没了拿破仑自己”。

材料二:在维也纳召开会议时,法兰西王国要求与其他国家一起以同等身份加入会议。……各国代表相信,旧的欧洲体系一直是稳定的,并且基本符合人类对法律和自由的要求。因此,参加会议各国的意图不是重建新秩序,而是恢复旧体系。……除包括法兰西王国在内的八个大国外,其他国家的一百多位全权代表无事可做。最后,八国尽管签订《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作为大会条约的总约,但自始至终没有召开过正式大会。

——罗伯特·巴尔曼·莫厄特《欧洲外交史1815-1914》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维也纳会议的特征,指出维也纳体系对19世纪国际治理的影响。写出源自西方的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的标志。

材料三:2023年10月18日一份关于谴责所有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的提案,包括哈马斯对恐怖袭击的行为,并呼吁实行人道主义暂时停火,最终被美国代表那只孤零零的手一票否决。这是国际社会的耻辱,更是联合国安理会的耻辱。

——凤凰新闻网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联合国安理会处理国际冲突的原则。结合所学,分析二战后国际法进步的推动因素,上述材料说明当今国际法的实施还存在哪些局限性?
2023-11-2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评价某国际条约时指出:“它既没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规定任何明确的责任,也未要求各国为此而作出任何实际的牺牲;它既没涉及世人关注的裁军问题,也未制定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连公约的发起人之一凯洛格本人在私下也承认,公约只有‘教育和道德的价值’。”该条约是(     
A.《非战公约》B.《凡尔赛条约》C.《战争与和平法》D.《联合国宪章》
6 . 时间轴是辅助学生有效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是某学生在研究近代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时候绘制的一张时间轴,有关空白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战争与和平法——英国人格劳秀斯编撰
B.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近代外交制度建立
C.3:维也纳体系——大国协调、欧洲均势
D.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问世
2023-11-2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罗马帝国前期是罗马法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帝国社会中,庞杂的法令需要加以编纂整理,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生活日趋复杂化,也要求从财产关系方面确切地规定权利和义务,因此法学家的活动十分活跃……从公元3世纪开始,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此后几个世纪,陆续颁布了《格里戈里安法典》、《赫尔摩格尼安法典》、《提奥多西法典》等等。后来,在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时,则在前述基础上编成了集罗马法大成的《国法大全》(即《罗马民法大全》)。

——摘编自吴子廑、齐世荣主编《对西方个人本位法律传统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纵观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法律思想,其具体制度设计上颇具差异,但无一例外的彰显了对个人本位个人价值的强调……保护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观念仍然是西方社会法治的价值基础。

——李盼盼《对西方个人本位法律传统的几点思考》

材料三   尽管在雅尔塔已经埋下不和的种子,人们仍普遍地对雅尔塔会议表示欢迎,认为它是同盟国合作的顶峰。同盟国的合作还表现在联合国(UN)的成立上……同其前身国际联盟一样,联合国的建立也是为了完成两大任务: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和妥善处理国际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同国际联盟一样,联合国也是作为各主权国家的联盟而建立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法典编纂工作得到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法大全》在法制史上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思想来源以及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三,指出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主要责任。结合所学,说明国际法在二战后发展的原因。
2023-11-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1648年某协议中提出,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候,其“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并且条约确认了新教和天主教的平等地位。关于这一协议,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一协议开创的体系具有全球性
B.加强了欧洲国家的王权和主权意识
C.开创了用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D.确认了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进行集体制裁原则
2023-11-2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英国是世界近代史上重要国家之一、也是近代世界主要的中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西欧,民众应该忠于国家这一点是无人知晓的。相反,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的居民,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中世纪晚期,三个方面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忠诚这一尺度。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另一个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这些发展为民族主义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出兵入侵英格兰,并占领之,被贤人会议推举为国王,建立了诺曼王朝。威廉死后,几任国王与世俗贵族的关系逐渐恶化,多数贵族恢复了法律裁判权。为此,国王与贵族达成妥协,即国王应尊重原有的盎格鲁——撒克逊习惯法,承认以州为据点主宰地方法院的行政司法长官的裁判权,但为了防止他们不适当的扩大权力,国王有权发布令状,并以令状作为所有官司在开审前必须得到的文件,无令状则无法开审。

——据陈方正《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等整理

材料三   在无数次胜仗的催生及工业革命的助推下,英镑要迫切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把世界经济推向英镑时代。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在法律上承认了把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规定了每英镑的含金量……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使英国在世界各地的经济“侵略”变得更加便捷。

——摘编自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西欧民众对“忠于国家”认识的变化,并概括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英国诺曼王朝在司法上采取的措施,分析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的原因和特点,并写出该体系的影响?
10 . 对于某次国际会议,有史书这样描述道:“欧洲各国君主沉浸在战胜拿破仑的喜悦中,纷纷派出代表参加。整个会议期间,除讨论《最后总决议案》外,从未正式召开过大会,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沙皇俄国和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首相在幕后决定,许多决定都是在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书房里“成交的”,被称为“梅特涅书房里的交易””。本次大会及此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 (     
A.确定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B.开创了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结束战争的先例
C.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
D.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
2023-11-1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