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2 . 与下图三个历史人物相关联的共同主题是(     
A.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B.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C.近代欧洲女权意识的觉醒D.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
3 .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三十年战争所造成的领土变更得以调整,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大批城邦国家取得了独立,荷兰与瑞士成为主权国家,新教国家脱离了教皇的霸权。这表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A.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B.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C.推动了宗教改革爆发D.集体安全体制得到了完善
4 . 17世纪上半期,欧洲各国利益纷争加剧。一部文献问世,它指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立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这部文献是(     
A.《战争与和平法》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C.《至尊法案》D.《非战公约》
5 . 近代以来,西方民族国家形成,规范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的国际法也逐渐形成并成熟。国际法的出现和发展在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自13世纪以来战争频仍,英国在这个过程中建立民族国家的时间早于西欧其他国家。此期间英国爆发过百年战争,玫瑰战争,三十年战争及与西班牙“无敌舰队”之间的战争等,从侧面激发着整个民族的国家意识。民族国家的建立来自于政治上暴力集权的建立,经济上以税收为主的改革和文化上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发展,当战争触犯社会中的各种矛盾时,建立独立和平的国家就成为民族最为迫切的问题。因为没有哪个民族愿意在别的民族的统治下生存。

——摘编自孙相卓《战争与近代英国民族国家的建立》

材料二   一个半世纪以前,为结束“三十年战争”期间的冲突,各方达成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同时还制定了指导一般外交政策行为的原则。由此产生了把不再受宗教驱使的现存政治实体作为出发点的欧洲秩序。此后将近一个半世纪里,这一体系通过几乎是自发组成的相互制衡的同盟,把挑战者约束在这一均势中。

——摘引自【美】亨利﹒基辛格《世界秩序》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以实际行动在国际法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精神,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丰富和发展。港澳特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本不应具备国际法上的缔约主体资格,但为确保港澳特区的繁荣发展,《基本法》作出特殊安排,赋予特区一定的缔约权,使“一国两制”不仅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本方针,更是对当代国际法的践行与发展。面对中国与周边有关国家(主要是日本和东南亚各国)领土争议的现状,中国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在《巴黎协定》谈判过程中,中国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促使各国通过“国家自主贡献”气候行动目标,即所谓“自下而上”模式。随着多极化、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同时,大国之间的竞争和较量更为突出,20183月,我国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的一个重要外交理念写入宪法,将影响未来世界国际法的实践。

——摘编自贾桂德《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的国际法实践和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发展成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体系是由哪一年制定的什么条约所形成的?如何理解这一体系“把挑战者约束在这一均势中”?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为国际法的发展做出的主要贡献。结合所学说明“港澳特区为什么不应具备国际法上的缔约主体资格”。
2023-11-0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格劳秀斯在1609年出版的《海洋自由论》中强调:广阔的海洋是自由的王国,在那里没有主权以及与主权相关的为主权国家统辖的独占性的所有权、航海权和贸易权,在没有主权的海洋,个人或国家的行为是自由的开放的。这一观点(     
A.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B.有助于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C.为减少战争行为开辟新途径D.确认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持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以为今后各国政府间行为之规范,在有组织之民族间彼此关系中维持正义并恪遵条约上之一切义务……”。这表明,国联(     
A.“全体一致”原则导致效能有限B.确立国际法主体是主权国家
C.重视国际法在维护和平中的作用D.消除了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8 . 1815年9月,参加维也纳会议的俄、普、奥三国,签订了《神圣同盟条约》,强调“三国按照圣经所指示人人皆兄弟的隽语,以真正的兄弟情谊联系,互视为同胞”;承认“他们自己和他们的人民都是基督教民族的组成部分”。这一条约(     
A.有助于维护国际关系新体系B.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C.巩固了教权大于王权的原则D.旨在镇压法国大革命
2023-10-06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以下是各主要参战国在讨论战后某协议的主要主张和诉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普鲁士哈登堡:要求法国至少付12亿法郎赔款。
奥地利梅特涅:未提出确切赔款数额,但赞成在普鲁士人和其他联盟国之间取平均数。
英国卡斯尔雷:法国必须付出代价,但战争不能变为一场不分青红皂白和毁灭性的掠夺。
俄国沙皇:不支持普鲁士报复法国,急于取得法国支持以削弱土耳其。
A.普鲁士最终取得战争胜利,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B.建立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体系
C.开创用国际会议和谈判的形式结束战争的先例
D.大国间战争激发了亚非拉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10 . 有学者认为“1453年是欧洲发生巨变的开始。这一年奥斯曼人攻陷君士坦丁堡;英、法两国结束了百年战争”。下列历史现象,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②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
③西欧人急于开辟通往东方航线       ④英、法两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9-02更新 | 22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