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象征——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铸币技术难题。工业革命给已经实行金本位制的英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使其成为经济发展领先国家和外国融资的主要来源国。这都促使其他国家设法与英国开展贸易并从英国引进资本。到19世纪70年代欧洲各国纷纷实施金本位制,最终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摘编自(美)巴里·埃森格林《资本全球化》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法体系不断经历着艰难嬗变和逐步发展。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从传统的国家领土逐步扩展到外层空间、海床洋底、南北极地甚至网络空间等,新涌现出诸如国际行政法、国际旅游法、核法和极地法等数十个新分支(部门法)。《联合国宪章》等确定的不使用武力、民族自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法原则得到普遍接受。现代国际法越来越多地体现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共通价值,日益成为维护人类普遍价值和利益的法律秩序。

——摘编自盛红生《战后国际法体系演变与中国角色》等

材料三   西方尤其是美国在衰落,而之前所有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是在美国主导下确立起来的。美国的衰落就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虽然不一定是要“去美国化”,但至少要淡化美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兴国家的崛起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提出了需求。当然,全世界都十分明白,美国主导权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导权的易手,事实上,任何单一的国家都无法取代美国的地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只能在多层次的主体间开展多层次的博弈。

——摘编自《关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建立的主要背景。结合所学,指出该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新变化,并分析导致变化的时代因素。
(3)根据材料三,分析当今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阐述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方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362年,英国大臣们开始使用英语召开议会。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要形式的法语撰写。上述状况直接推动了(     
A.宗教改革兴起B.民族国家形成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D.专制王权建立
3 . 近代以来,民族国家形成,国际法也逐渐形成并成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结束三十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欧洲主权国家体系的存在”,一般认为是欧洲近代国际社会的开始,经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后确立的维也纳体系又表现了欧洲近代国际社会的典型特征。维也纳体系虽然是保守的体系,但整个欧洲各国已经开始了由王权国家向民族国家过渡的进程,这一体系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并逐渐具有了现代国际社会结构的意义。

——杨国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和特征》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不平等条约体系逐渐替代中国传统的宗藩体系,开始深刻影响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美国人丁韪良在咸丰八至九年(1858-1859)间的参政经历使他认识到中国缺乏国际法知识影响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涉,将国际法翻译成中文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国和西方国家交涉的不便与矛盾。作为西方国际体系纽带的国际法著作,在他看来正是让中国进一步接受西方国家、认识西方国际社会的桥梁。1864年,《万国公法》由清政府刊定出版,国际法由此较完整地传入中国。此后,清政府依据国际法条例建立起驻外使臣制度、派遣签约全权大臣、指导具体对外交涉,对国际社会及不平等条约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且试图借助国际法抵御不平等条约中领事裁判权等对国家主权的侵犯。《万国公法》很快传入日本、朝鲜,也是输入近代东亚的第一部国际法,深刻影响了东亚地区国际法学的起步与应用。

——摘编自刘婧涵《丁韪良译〈万国公法〉与晚清外交体制》

材料三   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未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习近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国际法的角度说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欧洲近代国际社会的开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万国公法》引入中国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20世纪70年代打开外交新局面的表现。
2023-11-1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亲政后,立即宣布僧侣会议必须听命于国王,各大臣非经国王同意不得发布任何政令。1664年,国王委派官员到各省整治地方官吏,训诫他们效命中央政府。翌年,路易十四取消各地的终审法庭,并宣布巴黎高等法院和地方高等法院不得再就国王的敕令进行讨论和表决,必须先行登记。这些举措(     
A.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治理B.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D.揭露了教会的黑暗腐朽
5 . 欧洲各国君主沉浸在战胜拿破仑的喜悦中,纷纷派出代表参加会议。整个会议期间,除讨论《最后总决议案》外,从未正式召开过大会,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俄国沙皇和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首相在幕后决定,许多决定是在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书房里‘成交的',被称为‘梅特涅书房里的交易’”。本次会议及此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建了维也纳体系,该体系( )
A.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B.确认了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原则
C.应用范围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地区
D.确定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
2023-11-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西域诸蕃多至张掖交市,裴矩掌其事。四年,帝将巡河右,先令矩赴敦煌,矩知帝勤远略,遣使说高昌王及伊吾吐屯设,啖以厚利,导使入朝。明年西巡,次燕支山(张掖附近),高昌王、伊吾设及西蕃胡二十七国,谒于道左,伊吾设献西城数千里之地,六年,置伊吾郡,使薛世雄城之。

——摘编自岑仲勉《隋唐史》

材料二   一部从中世纪迈向近代的世界历史,也是近代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宗教改革摧毁了罗马教皇的一统权威,王权被看作为国家的标志与象征,独立的主权国家开始成为社会的基本单元,西欧一些民族追求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在文化层面上取得了民族的共同认同,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入手,认为祖国是所有公民为着共同利益组成的结合体,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日渐羽翼丰满,要用新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观念来构建新的民族国家。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三   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四个方面,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基本手段、基本政策和根本立场“没有变”的执政底线,但是又深诸“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不断完善民族政策,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注入动力源泉。

——摘编自高向东、高鹏飞《变与不变: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百年演进与规律探赜》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经营西域的手段,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意义,并指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因素,并从民族和民主角度分析16到19世纪西欧国家的发展趋势。
(3)写出我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区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经济因素,并概述十八大以来民族政策“与时俱进”的表现。
7 . 各大国都承认某次国际会议提出的一项原则: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应被容许增加其领土属地,除非得到其他大国的同意。此原则隐含三个原则:一是大国高度自律;二是大国愿意承认现存条约的有效性;三是单个国家在谋求单方面扩张时,愿意参加诸国协调的制约行动。这次会议所确立的国际关系体系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D.雅尔塔体系
2023-11-1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位法学家认为,即使在战争的剧烈震荡和风暴的时候,人类也必须遵循和服从它所拥有的自然法规范。他为战争创造了一部法典,为和平确立了一个纲领,后世给予他极高的荣誉,将其称为“国际法之父”。他创造的这部“法典 ”是(     
A.《威斯特伐利亚和约》B.《查士丁尼法典》
C.《拿破仑法典》D.《战争与和平法》
9 . 在拿破仑帝国败局已定的局面下,为处置法国和重新安排战后的欧洲,1814年10月1日起,俄国沙皇、普鲁士国王、奥地利皇帝、英国外交大臣等召开会议,并于1815年6月9日通过《最后议定书》,议定书为新的国际体系建立奠定重要基础。这一新的国际体系(     
A.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B.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
C.开创了用国际会议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D.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世界的政治结构有两大基本概念,一是土地应划分成统一在独立当局之下的区域,它们在确定的疆界内有决定其内部事务的最终发言权。二是这些区域只要有可能,就应该由具有一体感的人们所居住,他们形成民族关系或民族性。”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政治结构”的是(       )
①“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②“朕即国家”
③“专制之下无祖国”④“热爱祖国就是热爱你自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1更新 | 307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4届高三一模(11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