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先后设立的各种实验区有1000多处。这些团体和机构,性质不一,情况复杂,然而随着工作的进展,乡村建设运动对农村问题的关注由点到面,基本上都包含政治改革、文化教育、科技改良和推广、卫生保健、组织合作社、移风易俗、自卫保安等内容,最终成效不大。

——摘编自彭大鹏(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简要回顾》

材料二   1933512日在《农业调整法》通过时,农业部长华莱士表示,美国“自由的个人主义时代”已经结束,“唯一可以达成长期生产控制的方法,乃是农民们自己组织起来,联合起来进行努力。”他还动用政府力量,引导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之间签订“市场协议",使他们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后来,在他的活动下又争取通过了《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农业信货法》《农场抵押法》《农作物贷款法》等法律,以加强对农民的政策支持。他还建立农业“常平仓”制度,即政府储备粮食以调节粮价。从1932年至1939年,英国农业基本恢复起来,农民的处境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摘编自王丽.张婵等《论罗斯福的<农业调整法>及农业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绪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并概括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排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2年至1939年美国农业好转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乡村振兴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于1601年颁布《济贫法》,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收容救济老人、孤儿、残疾人。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它限制儿童的工作时间并为儿童提供教育机会。根据《工厂法》建立了检查员制度,并制订了有关通风、温度和工作时间之类的规则。根据1920年劳埃德·乔治的《失业保险法》,政府扩展了1911年的计划,保险计划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250英镑的手工劳动者和非手工劳动者。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依据《老年抚恤金法》的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获得标准抚恤金(每周5先令)的权利而不需支付任何税款,1919年又提高到10先令。在19191939年,英国共建了130万幢公用住宅,300万幢自用或出租的房屋,所有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

——摘编自蒋蔚《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失衡及其调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为保障和提高人民基本生活水平,我国借鉴苏联的模式,创建了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50人以上规模企业的职工提供养老、医疗、生育、工伤等方面的保障,奠定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1954年,宪法确立了社会保障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1978年后,社会秩序和经济建设逐步恢复,停滞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重建。1993年后,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政策文件,涉及社会救济、养老改革、住房改革、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改革等多个方面,极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以及失业、工伤等保障制度政策的完善,扩大了各项保险的覆盖范围。

——摘编自朱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背景,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共同特点及作用。
3 . 1873年,为防止霍乱、鼠疫、天花等传入沿海口岸,上海与厦门的海关当局先后制定了检疫章程,并任命卫生官员,仿效西方国家实施检疫措施。这一时期的检疫,因由海关办理,通称“海关检疫”,海关医官绝大多数由教会医院的医生兼任。这表明
A.国外传染病现象十分严重B.中国近代卫生事业得到发展
C.通商口岸有利于西学传播D.中国近代海关殖民现象严重
2020-10-21更新 | 1006次组卷 | 1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4 . 明清时期,引进美洲作物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A.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B.欧洲加强了对亚美的掠夺
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全球联系
2020-10-21更新 | 705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潮阳市潮阳南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唐代后期,长安、扬州等地出现了许多专营钱币存取与贷出的金融机构——柜坊,还出现了有实力的富商经营的“飞钱”,实行货币汇兑业务。材料可用于论证
A.社会商业信用的发展状况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分化
C.坊市间的界限开始被打破D.货币流通领域发生根本变化
2020-10-12更新 | 1322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2020年中国人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传统的走亲访友变成了“手机拜年”,但在疫情面前,中国人民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下列关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在中国一国发生B.人们应强化公共卫生意识
C.依靠一国之力可以有效控制D.不会影响人民的生活
7 . 在蔬菜专用的收获机器收获莴苣时,会先用射线照射莴苣头以确定其是否成熟。当机器横向通过作物时,作物发出的辐射能量下降到低于某预定数值时,仪器就会发出一个信号,用以说明射线所照射的莴苣是可以摘取的,机器上的切割机就会自动切下所选定的莴苣。这主要体现了现代农业生产工具的
A.智能化B.规模化C.市场化D.社会化
2020-09-08更新 | 390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东省潮阳市潮阳南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贸加速增长,向国外借款额增加,旅游业也敞开了国门,甚至同意外国以合资和其他方式直接在中国进行投资。这说明当时中国
A.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生动摇B.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与外国资本、市场的联系加强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遇到严重困难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葡萄牙贵族和企业家在美洲建立了甘蔗种植园。与其他作物不同,甘蔗需要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后才能产出适合出口的糖浆或精制蔗糖。因此蔗糖生产业常常会促成农业和工业企业的联合。它们一方面需要大量劳动力从事种植和收获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另一方面还需要通晓蔗糖制作的复杂工序的熟练工人。西半球对劳动力的需求刺激了一种高利润商业的发展,欧洲商人将活人货物以在非洲买入时两至三倍的价格卖给种植园主,蔗糖产区则更多地以蔗糖或糖浆进行交换。然后,他们将美洲的产品填满船舱,启程返回欧洲。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十七世纪初,英国上流社会的女性流行喝加糖红茶,并以此为高贵的象征。加糖红茶可以说是由来自地球两端的两种食品组成,正是因为英国占据世界商业的中心位置,才能实现这两种商品的结合。从十七世纪中期开始,英国的糖进口量飞快增长,到十八世纪中期,英国民众的人均糖用量是法国人的八到九倍。红茶加糖能迅速补充热量,让人精力充足,不仅是早餐,工作间隙的茶歇也同样具有立时提神的作用,能让劳动者成为工厂老板需要的劳动力。红茶和糖渐渐惠及下层民众,最终成了产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工人的象征。

——摘编自(日)川北稔《砂糖的世界史》


(1)据材料一,指出葡萄牙蔗糖生产业的基本特点,分析蔗糖贸易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以后英国蔗糖消费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10 . 19世纪中后期,博尔顿是英国重要纺织业城镇,莱克浦是著名海滨度假胜地。1865年,只有两趟列车往返于两地,到了1870年是4趟,1875年是12趟,1880年是13趟,1885年是14趟,而到1890年则达到23趟。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大量农业人口流向城市B.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显著
C.集中资源抢夺世界市场D.城镇化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