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早期英国人口与物价均呈倍增态势,使英国的粮食安全面临极大挑战,影响社会稳定。1587年, 中央政府颁布饥馑政令书,授权掌握地方行政和司法大权的治安法官调查各地粮食供应情况和管制谷物市场; 面包制造商、酿酒商、 麦芽制造商购买谷物时必须持有治安法官颁发的许可证, 而且要在开市至少一小时之后才能购买,以首先保证穷人的粮食供应;大宗购买谷物之人,如若超出个人和家庭所需,则要求他们就近在市场出售;未经批准,严禁谷物出口……。1598年,沃里克郡的治安法官因未能对谷物商的投机倒把行为予以管制而受到枢密院的批评。1622年,在饥荒时期本应用来制作穷人面包的大麦被用来酿造啤酒,枢密院敦促治安法官关闭所有非民众急需的啤酒馆。到17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定出饥荒的阴影,当然这也与该时期英国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各地农业经济之间的高度整合有着密切关系。

——据初庆东《近代早期英国的粮食问题与政府应对》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形成了一整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理念、 战略、政策和做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中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裱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粮食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产业经济稳步发展。 中国不仅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实现了由吃不饱吃得饱, 由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的历史性转变,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据新华网《中国的粮食安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6~17世纪英国政府保障粮食安全措施的特点,分析英国率先走出饥荒阴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障粮食安全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3)除了上述材料中的举措,请你结合现实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出更多的建议。
2 . 20世纪50年代,我国武汉、北京、南京、苏州等地的粮食部门采用了苏联的机械通风装置,对稻谷和大米进行了机械通风降温的试验,获取了一些经验。这表明,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A.最早起始于苏联B.在当时已经广泛应用
C.解决了储粮问题D.在我国较早得到重视
3 . 多年来,中国和印尼在杂交水稻种植、经济作物开发、农业技术交流等多个领域进行积极互动。中国某集团在印尼爪哇岛、巴厘岛、苏门答腊岛等主要岛屿都有固定的农艺师团队。这说明(     
A.农业合作成为外交的重要手段B.中国保障第三世界的粮食安全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世界主题D.中国为世界粮食生产提供支撑
4 . 近年来,日本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农户注重专业化生产,充分利用农业机械化,如苹果农场着力发展苹果汁、苹果酱生产;韩国以京畿道为例,在政府农村创业支持下,大量农村居民引进设备,开展生产桔梗粉、桔梗饮料、桔梗糖稀等产品及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据此可知,这些地区(       
A.食品供应得到有效保障B.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
C.着力扩大农业生产规模D.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代耕地与粮食种植情况统计(部分)

朝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2.35.723.856.427.210.714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94949090908585

材料二   对粮食安全的衡量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粮食的总供应量充足,二是能够使所有人获得需要的粮食。在传统社会,农业的收成主要依赖于自然因素,一旦气候变化,就会对粮食产量进而对粮食安全形成较大的影响。在生产力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地理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粮食产量的高低。在同一时间,有的地区粮食丰收却“粜售不出”“粮价低贱”,而另一地区则因为粮食歉收而人们“食不果腹”。同时,在古代阶级社会里,无地少地的农民因封建剥削制度的影响而在粮食分配中处于弱势,最易发生粮食危机。

——以上材料摘编自吴宾、党晓虹《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影响古代粮食安全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6 . 1950年我国普通水稻平均亩产282斤,大抵相当于宋朝太湖流域的水稻亩产量。70年代后,我国水稻单位亩产量迅速上升,1998年达到900斤,2021年试验田的水稻平均亩产高达1853斤。水稻亩产量的变化得益于(     
A.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B.杂交育种技术的不断突破
C.世界饥饿问题的妥善解决D.脱贫攻坚战役的历史跨越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政局动荡、战争频仍,再加上水旱灾害连年,粮价起伏较大,囤积粮食之风日盛。尽管国民政府三令五申严禁囤积居奇,但此风难禁。一些不法粮官也假职权之便,私自囤积大量粮食,囤积居奇成了粮官牟取私利的手段。其中湖南的粮食贪污案频发,粮官贪污腐败现象极其严重,而国民政府未能有效整肃粮食贪风,最终使粮政成为其政权走向倾覆的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杨实生《民国时期湖南粮食贪污的形式与原因》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按照中共中央部署,湖南进行了数额庞大的粮食调运,自上而下地建立了粮食调运体系,包括统一调度的政策、行政体制与运输体制。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作为全国稳定提供外调商品粮的省份之一,外调粮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大米调出量居全国第一位。湖南粮食大调运产生的效果包括稳定物价、保证供给、支持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救济灾荒和出口创汇等;从更深层看,粮食大调运在构建党和政府与农民的新型关系、建立新的经济秩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尹红群《19491952年湖南粮食大调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出现粮食贪污案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与民国时期粮食问题相比,新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粮食大调运的历史意义。
2023-09-24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四)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农民不断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针对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和新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数额庞大且逐年增长,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逐年提升,到202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

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产量为11318.4万吨,到2021年,粮食产量已经达到68284.75万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截至2021年底,我国实现了从以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转变。党中央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不断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使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农产品向休闲旅游等领域拓展。据统计,2019年全年,我国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约33亿人次,营业收入高达8500亿元,产业发展呈“井喷式”增长趋势。

——摘编自蒋飞、陈娇娇《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现代化的百年探索及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
2023-07-2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对下图的合理解释是(     

美国农业的投入使用量(以1967年指数为100)
A.机械投入减少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
B.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
C.化学品广泛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
2023-06-21更新 | 3251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学情反馈历史试题
10 . 新航路开辟后,花生由南美洲传到旧大陆,但主要由种植者自己食用,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不大。1900年前后,德国和美国科学家发现了花生和花生油的几十种工业用途,印度、西非和中国的花生产量和出口量由此大增。由此可见,花生的传播与种植(     
A.主要缘于工业革命进程的推进B.以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为前提
C.迅速提高了农业的商品化程度D.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
2023-05-10更新 | 550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六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二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