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皆大力士)从后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摘编自《淮南子·主术训》


史料二   罗马共和国末期,奴隶人口一度达到意大利总人口的25%。这时候,很多大贵族用奴隶作为自己田庄的主要劳动力,并进行专业分工和统一指挥。古罗马学者瓦罗的《论农业》对此曾有非常详尽的论述。据他记述,当时有的奴隶制庄园规模很大,一个橄榄园面积就有120犹格,约相当于480亩,可见当时奴隶主们拥有土地之多,而且还在不断扩大。

——摘编自孙明良《从瓦罗的〈论农业〉看古罗马农业的经营管理》


【探究】
(1)史料一中的文字信息及图片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有何影响?
(2)罗马共和国时期,奴隶的来源有哪些?奴隶制庄园的影响是什么?
2024-02-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2 . 如图突出反映了(     
A.生产工具革新提升了生产的效率B.科技进步助推人类劳动形态跃进
C.机械化减轻了人类体力劳动负担D.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已经取代人力
2024-02-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中国古代有关质量管理的内容。

史料记载出处
先秦时期出现“物勒工名”制度,即在制作的物品上要镌刻工匠的姓名,以便日后发现问题时追究责任。《礼记·月令》
“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甬(桶)不正,二升以上”“斗不正,半升以上”“斤不正,三朱(铢)以上”,均要罚款,“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亦必等”。《秦律》云梦睡虎地秦简
“诸校斛斗秤度不平,杖七十……有行溢、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官吏如果是违法知情者,则与违法者同罪;不知情者,罪轻二等。《唐律疏议》
“民敢违诏复织,募告者,三分赏其一”,军器监派人到各地都作院指导、监督各项标准的执行,并将执行标准和产品质量作为都作院官员考核的依据。《宋刑统》
凡造器用之物不牢固、(不)真实,及绢布之属纰薄、短狭而卖者,各笞五十,其物入官。《明律》
本店……须凡事究心,益求其善,以为子孙世守之业。倘有不肖……劣者则为下流苟且之事,丧心败德,永无昌炽之期。清代徽陈士策

——摘编自李良平《古代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措施的启示》

材料二   秦汉时期,无论是对官营手工业还是民间产品生产,其“度”“量”“衡”等计量规范,以及法式、形制等质量标准都由官方直接控制。唐宋时期,政府除了对京畿地区和宫廷奢侈品、兵器等特殊产品采取较为严格的事前质量规范外,对商品流通和市场交易环节的“行滥”现象,则更多采用“诸色人”等社会主体主动“募告”以进行事后惩戒的方式进行监管。明清时期……政府对官营手工业产品的质量监管从生产流程的直接控制转向对采购环节的事中、事后管理……政府对商品流通环节和市场交易环节的质量监管更大程度地依赖牙侩、行会、公所等社会第三方机构和个人进行,契约习俗取代法令条格成为商品质量监管的主流规范。

——摘编自程虹、陈昕洲《我国古代政府质量管理体制发展历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质量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政府质量管理体制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4-02-05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五)历史试题
4 . 公元前19世纪的古埃及第十二王朝国王开通了尼罗河抵达红海北端的运河;公元前15世纪,古埃及第一位女皇哈特谢苏特,派遣了五艘商贸船,途经红海抵达蓬特(今索马里)。据此判断,古埃及的对外贸易(     
A.依赖运河航运B.控制在国家手中
C.属于中介贸易D.有朝贡贸易性质
2024-02-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唐律疏议》记载:“辄违样式,有不如法者,笞四十。‘不任用’,谓造作不任时用,及应更作者,……不任用及应更作,减坐赃四等,罪止徒一年”。这反映出唐朝(     
A.法律严苛阻碍手工业发展B.手工业生产监管严格
C.工匠制度强化了人身控制D.手工业生产分工细致
2024-02-0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魏国人,中国古代科学家。马钧为博士时,生活贫困,改进了旧式织绫机,使其可以随心所欲地织出各种奇妙的花纹;为给事中时,常侍高堂隆和骁骑将军秦朗认为指南车不曾存在,马钧却认为“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并制成了指南车。马钧住在京师,城里有地可以种植菜蔬,但无水灌溉,于是他就改进了翻车。马钧见诸葛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他曾经试验用一个车轮挂上几十块砖头瓦块,可以将弩抛射到几百步远的地方去。傅玄评价其说,古代的公输般、墨翟、近代汉朝的张衡都不及马钧,“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但马钧“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实在可惜。

——摘编自裴松之《三国志·杜夔传》注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钧成为发明家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钧“巧无益于世”的原因。
2024-02-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一份宋代煤矿遗址考察报告显示,其使用和建造的是竖井,矿井直径2.5米,深达46米;井下到采煤面有巷道可通,四条较长的巷道总长达500多米。这表明宋代(       
A.商品经济繁荣B.生活用煤量大C.煤矿分布广泛D.采煤技术高超
2024-02-0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明代《苏州府志》载,“湖中诸山,以商贾为生,土狭民稠,民生十七八,即挟资出商。楚、卫、齐、鲁,靡远不到,有数年不归者”。这表明该地(       
A.抑商政策松动B.地区性商人群体兴起
C.经商风气盛行D.农业生产水平落后
2024-02-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汉武帝时期,在关中开凿了许多渠道,如漕渠、白渠、龙首渠、六辅渠、灵轵渠、成国渠等,形成“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的水利网。由此可见,当时关中地区(     
A.农业生产环境改善B.成为全国粮食生产中心
C.民众生活水平提高D.水运发展促进商贸繁荣
2024-02-0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表中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甲骨文中有力字,字形就像农用工具来。又有协字,如“三耒陈于田”之状。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生产效率极大提高。
B.《汉书·杨传》有载:“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开始确立。
C.公元9世纪初,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签署了“维莱敕令”,其中规定了管家的职责:安排专业技术工匠;对加工制品列出详细清单;每年汇报一次收入。统治者重视基层经济秩序。
D.明代《天工开物》中详细描述了使用灌钢法炼制钢铁的场景,手工业者将熟铁和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加热熔炼,大大提高了钢的质量。传统手工业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A.AB.BC.CD.D
2024-02-0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