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商朝外服中的方国和部落有自己独立的统治者,对于商王朝时叛时服。商王朝为了控制这些外服成员,规定了他们对商王朝的贡纳、政治及军事上的义务。由此可见,商代外服制度(     
A.利于扩展政治势力B.强化了中央集权
C.呈现出严重的弊端D.激化了民族矛盾
2024-06-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周公提出“天畏柴忱(辅助诚信的人),民情大可见”,强调“敬从天命,怀保小民”“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这表明周公的统治理念(     
A.蕴含居安思危的意识B.致使宗教精神得以张扬
C.具有原始的民本色彩D.重视政权统治的权威性
2024-06-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年代学的系统工程。这一工程启动和结题的重要意义在于(     
A.论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认识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C.了解早期国家基本特征D.知道分封制宗法制起源
2024-05-2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仿真考试历史试卷
4 . 《左传》中记载“卫侯欲叛晋……行有日,公朝国人,使贾问焉,曰:“若卫叛晋,晋五伐我,病何如矣?'皆曰:“五伐我,犹可以能战。'贾曰:“然则如叛之,病而后质焉,何迟之有?'乃叛晋”。由此可知(     
A.民众言论决定政治走向B.当时原始民主传统犹存
C.民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D.君主专制制度渐趋衰弱
2024-05-2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西周时期的太保、太师官职,具有对太子和年少国君教养监护、辅佐国君掌握政权的职责。如召公不仅以太保之职执政,经常奉命率军出征,而且时常对年少的成王谆谆告诫。成王病危的临终遗嘱也是由召公带头受命,继任者的册命也由召公主持。这说明当时(     
A.分封制削弱了天子权威B.原始民主传统影响王朝统治
C.权臣独裁专断现象严重D.监国辅政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2024-05-1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检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生动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的丰功伟绩。在此基础上,历代为政者和学者不断绘制、修正并完善所处时代的禹贡图和《禹贡》经文。材料中现象体现了(     
A.历代统治者重视历史文献B.九州行政区划的发展演变
C.中国古代版图的不断扩大D.古代统治阶层的政治理想
2024-05-1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下表所列信息,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A.③②④①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②③④①
2024-04-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西周文物豆闭簋铭文,记载了周穆王册命豆闭为俞国司马的事迹。这段铭文可以说明周天子(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干预诸侯内政C.打破了宗法制度D.废除了分封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尊“地之义”“民之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以求“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据此可知,西周封建(     
A.强化了宗法制度的重要性B.源于自然风土民情
C.秉持天下一家的治国理念D.以神权政治为核心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三)历史试题
10 . 制度创新
(1)自国家出现以来,中国历代都制定了不同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将下列选项填入时间轴对应的位置。(填字母)
A.分封制            B.中书省        C.军机处          D.郡县与分封并行          E.内阁制度
F.参知政事       G.中外朝制   H.行省制        I.三省六部制               J.内外服制

制度创新是隋唐时期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是理解和解读隋唐历史发展的一把钥匙。以两税法为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2页

材料2:代宗时期颁布《禁富户吞并赦》:百姓田地,比者多被殷富之家官吏吞并,所以逃散,莫不由兹。                                                                           

——《全唐文》

(2)根据材料1,概况租庸调和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点。
(3)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
2024-05-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六校联合调研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