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3 道试题
1 . 宋代出台一个政令,皇帝要和中书省的宰相们共同制定政策。如果皇帝发布未经中书省宰相副署的诏书会被视为无效。这说明当时
A.中央政府决策实现民主化B.皇帝权力有所削弱
C.相权对皇权有制约的作用D.行政效率出现下降

2 . 材料一   (秦始皇死后)秦始皇完成的统一大业并没有被摧毁,中国人高兴地看到暴政结束,有些人希望退回到秦以前的无政府状态去。随之建立起来的汉朝,承袭了秦始皇建立的体制。事实上,在中国延续二千多年之久的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类语》

材料三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秦制”是指什么?材料一对“秦制”做出了什么样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初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其最终目的是什么?
(3)明清时期能说明材料三中“中国的专制主义……变得更为凶暴”的史实有哪些(举一例)?这种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二: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而第三次征服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2)材料二中的“法律”指的是罗马法中的哪部分内容?简述罗马法与近代法学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材料三体现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图1 《共同纲领》            图2 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图1所示的文献是在由哪一机构颁布的?图2所示的文献它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2016-11-18更新 | 6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清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考试历史试卷
4 .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官员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等级制度越来越严格D.皇权的不断加强
5 . 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从郡县制发展为分封制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④逐渐淡化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④
2016-11-18更新 | 3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清三中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学分认定测试历史试卷
6 .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更加完善,示意图。请说明其作用。
7 .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分析雅典政治制度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近代英国和美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英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美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2)依据材料说明中国唐朝和近代美国的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英国、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又有哪些不同?
(3)读右图示,在通往雅典公民大会的道路上,有四种群体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请在漫画 “通途”示例中,写出其余的三种社会群体。

(4)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深远。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你认为罗马法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9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山东省东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8 . 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问题: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
苏格拉底案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住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不忠实于自己呢?”
问题:
(3)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
(4)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5)透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2016-11-18更新 | 6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9 .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备得任其职焉。——《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唐三省六部分工图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国史新论》
(1)据材料一,概括丞相的地位并分析其弊端。   
(2)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成熟,据材料二加以说明。
(3)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10 . 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两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A.唐朝门下省,宋朝的通判
B.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
C.唐朝中书省,宋朝的通判
D.明朝的内阁.元朝的行中书省
2016-08-04更新 | 81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平度高一直升班抽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