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使职指的是以皇帝的名义从原有行政机构中临时派遣一些大臣去处理各种特别事务,而不是通过原有的行政机构本身。唐代自高宗和武则天以后大量出现使职差遣,并逐渐衍生出一种新的行政机制:临时派遣的使职演化为固定的职务,并逐渐形成一个与原有尚书六部行政体系不同的、按照新的机制处理政务的体系。唐以后各朝代,尽管行政体制经历着不断的调整,但在唐代使职差遣制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行政机制却一直发挥着作用。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   使职与差遣制度可谓贯穿于历代,除上述以外,还有一些没有细述,如明朝以都督府、指挥使司官员充任总兵官的制度,历代遇到较大规模战事时以朝廷重臣出任临时指挥官乃至钦差大臣的制度,等等。使职差遣制度的普遍存在,充分说明了它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必然性。

——摘编自李宜春《使职与差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迁的一个基本路径》

材料三   是后,多掌事于外,诸司互以他官领之,虽有正官,非别受诏亦不领本司之务。又官有其名而不除者甚众,皆无定员无月限,不计资品,任官者但常食其俸而已。时议以近职为贵,中外又以差遣别轻重焉。

——摘编自《宋史·职官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以后各朝代使职差遣依然发挥作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推行使职差遣的目的,并指出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突出特性。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大联考历史试题
2 . 在唐代,“道”的职责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将各地的资源,例如税收的绢帛和谷米,经过该道的转运使,转运至中央或指定的地区。据此可知,唐代“道”的设置(     
A.丰富了民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B.促进了地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利于强化政府的财政管控能力
D.确保了税收稳定与财政统一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大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郡国皆掌治民,进贤劝功,决论检奸。(郡太守)常以春行所主县,劝民农桑,振救乏绝。秋冬遣无害吏案讯诸囚,平其罪法,论课殿最。岁尽遣吏上计,并举孝亲,郡口二十万举一人。

——摘编自《后汉书》

材料二   (监察御史)奉制巡按,持有制命、掌分察巡按郡县。

——摘编自《旧唐书》

(刺史)掌清肃邦畿,考核官吏,宣布德化,抚和齐人,劝课农桑,敦敷五教,每岁一巡属县,观风俗、问百姓,录囚徒,恤鳏寡,阅丁口,务知百姓之疾苦……其吏在官公廉正已清直守节者,必察之;兵贪秽谄谀求名徇私者,亦谨而察之。

——摘编自《唐六典》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唐对地方监察管理的相同点。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宋至清前中期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
4 . 部分台湾人士以清朝时期台湾的巡抚、知府、知县都是大陆人为由,得出“大陆欺负台湾”的论断。中国人民大学华林甫教授指出,研究清史的人都知道,地方官有本籍回避制度,台湾人考中进士也可以到大陆做官。这说明(     
A.清政府加强对台湾的控制B.清王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C.研究地方史应有全局眼光D.政治立场影响史学研究方法的选择
2024-05-1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日本学者提出:“官僚制度的发达和完备以及文字的统一,使文书行政在中国古代成为可能。”而《后汉书·刘陶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州郡忌讳,不欲闻之,但更相告语,莫肯公文”。由此可推知,秦汉时期文书行政(     
A.在基层的执行颇为严格B.促进了汉字的普及推广
C.推动了邮传系统的建设D.利于维系中央集权制度
6 . 宋真宗想让驸马成为加宰相衔的节度使,当时一位门下侍郎反对道:“赏典之行,须有所自,保吉(驸马之名)因缘戚里,无攻战之劳,台席之拜(升任宰相),恐腾物议。”宋真宗“再三问之’’也无法改变其态度,最终妥协。这说明当时(     
A.皇权深受相权牵制B.宰相仅为名誉头衔
C.谏议机制发挥作用D.皇帝尊重社会舆论
7 . 明朝以前,作为中央机构的户部,掌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其属仅有四司。而明清时期的户部,按地区划分辖司,下设十三个清吏司,各掌其分省之事,每司下属四科。这说明明清时期(     
A.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B.封建经济日益衰落
C.国家治理水平有所提升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5-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治理体系具有鲜明特点,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在行政体制上以实行中央集权制为主体;在治理理念上崇尚“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局面;在思想文化领域以儒学为正统和主脉;在制度建设上重视顺应时势革故鼎新。

——夏春涛《中国古代治理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当代启示》

材料二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选取材料一中的“鲜明特点”,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4-3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存的二元政体,产生了政治保守、人才匮乏的问题。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广招天下贤士,董仲舒以“天人三策”得到赏识。思想大一统,必须辅之以政治上的高度集权制,才能得以有效推行。为此,汉武帝在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其后,汉武帝基于构建“大一统”王朝的需要,先后对匈奴、南越、西域、西南夷等展开了一系列经略行动。

——摘编自李大龙《汉武帝“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及实践》等

材料二   唐初,国内战争刚刚结束,灾害频繁。贞观元年(627 年)三月,长孙皇后也亲率内外命妇养蚕。唐太宗时期,朝堂出现了“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治道”的局面。与此同时,羁縻府州制度和军镇屯戍制度得以确立,突厥、契丹纷纷来降,唐朝取得了对周边民族交往战略上的主动权。唐太宗曾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肤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摘编自刘歆立《唐太宗治国理政思想剖析》等

材料三   清朝迁都北京后,承继明朝基本制度而损益之,通过科举制度等名利之具笼络知识分子,惩治贪腐,荡涤积弊,推行耗羡归公和养廉银等制度,堵塞私派加征,先后推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士民一体当差等政策。清朝平衡了满汉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成为中国历史上处理民族关系水平较高的王朝。清政府废除圈地、投充等弊政,招徕流亡,奖励垦荒;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导运,实现了黄淮百年安澜、漕运畅通;推广种植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作物。在各族人民的共同艰苦奋斗下,清朝经济繁荣、民族统一,达到了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摘编自顾春《康乾盛世——清王朝的兴衰史鉴(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治国理政措施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古代的所谓“盛世”(“治世”)。
2024-04-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历史试卷
10 . 江西的发展

材料:

                                西汉江西郡县设置图                                                               北宋江西州县设置图
提取材料中两项西汉到北宋时期江西行政区划设置变迁的信息,开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完整)。
2024-04-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