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制度,至此,上至帝号,下至百姓,都有了统一称谓,各异的文字书写也统一为简洁的、适应庞杂公务的隶书。由此,上下一致的文书话语体系开始形成。隋唐时期,文书制度依托于三省六部制,发展出相对成熟的制作规程、审核机制和运行流程。无论是“三省”之间的权力分工,还是执论制度、避讳制度等,都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规范。

——摘编自周光辉等《从文书行政到文件政治》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以来,晚清政府开始接受电报这一新技术,总理衙门指出:“其意倡于俄,而英法继之,一国扬其波,众国遂随其流。”18776月,李鸿章创办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津衙线。其后,电报通信逐步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近代著名外交家曾纪泽是把电报通信技术引进到外交通信中的先驱。在1878年曾纪泽出使欧洲之前,其前任驻英公使郭嵩焘呈给清廷的奏报,或用“公牍”,或用“信函”寄回国内,费时甚久。曾纪泽为便于和清廷沟通,开始尝试使用“电奏”。

——摘编自马建标、林曦《近代外交的“通信变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至隋唐文书行政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电奏”制度产生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起始于周朝,但执行并不严格。到了汉代则作为行政立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确立,并形成一套国家制度,称为“致仕”,该制度尤其明确了官员退休后的俸禄多少。这一变化(     
A.保障了退休官员的待遇B.缓解了官员冗余的现象
C.旨在进一步强化皇权D.缘于政治体制的革新
2024-04-3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九)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之后影,渐渐地在变质。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提取一个观点(可根据材料的全部或部分),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2024-04-05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
2024-03-28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文华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开元十一年(723年),经中书令张说提议,唐玄宗将政事堂改名为“中书门下”,并设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其具体的行政机构,这实际上就是将尚书省管辖的六部迁移到了政事堂。这一调整(     
A.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B.促使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C.造成了官员冗余现象D.导致了六部职能完全丧失
6 . 据《后汉书》记载: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     
A.决策机制的专业化B.中枢权力运行效率的提高
C.丞相职权名存实亡D.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
2024-03-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帝“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的“帝”指谁?其为何“罢丞相不设”?
(4)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2024-03-19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检测历史试题
8 . 宋神宗时,陈执中(仁宗时宰相)的儿子陈世儒之妻李氏杀其婆母,而陈世儒“知而不发”,时任监察御史里行的蔡确主张陈世儒应连坐。神宗说:“执中止一子,留以存祭祀如何?”蔡确说:“五刑之属三千,其罪莫于不孝,其可赦邪?”竟判处陈世儒及李氏极刑。这说明(     
A.司法实践排除了伦理观念的影响B.监察制度日益完善
C.皇帝的司法权受到一定程度限制D.君主专制制度弱化
2024-03-08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钦差”是皇帝临时派遣至地方处理重大事务的一种特殊的“官”。明代的钦差多数是派遣至地方的,但也不乏派往京城的例子。明代钦差的派遣(     
A.拓宽了官员上升的通道B.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C.体现了中枢机构的异化D.缓解了朝廷内部矛盾
10 . 隋朝尚书杨尚希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已众,资费日多;吏卒增倍,租调岁减;民少官多,十羊九牧。”这说明该官员(       
A.认为郡县制不利于国家管理B.倡导废除租调进行税制改革
C.发现地方行政层级划分缺陷D.主张官职变法解决冗官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