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4 道试题
1 . 如图某朝政治制度结构图反映了(     
A.三公九卿制度长期存在B.三省六部制度的初步创设
C.政事堂是中央集权中心D.分散中枢权力以加强皇权
2 . 北宋时期,国家号令一般总是以皇帝的诏敕文书方式传递,但是“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朝廷有大政事,台谏可以否决;君主有过失,台谏可加制止。此外,士大夫一再告诫君主,要依”道”而行。这反映了北宋时期(     
A.宰相权力集中威胁皇权B.文官和士大夫地位提升
C.有效避免了决策的失误D.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扩大
3 . 国家政治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执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样内阁会议先就大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材料三   观察下面三幅图


(1)据材料一、二,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三,指出每一幅图反映了当时中国何种政治制度。
2023-11-1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蓝天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但到汉武帝时,丞相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丞相地位的提高B.中央集权的巩固C.三省六部的确立D.中朝势力的强化
5 . 下表是秦汉至魏晋时期,三公的设置和主要职能的演变,由此可推知(       

朝代

西汉

东汉至魏晋

三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司徒、司空、太尉

职能

丞相掌行政、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大司徒掌政务、大司马掌军事、大司空掌水土工事都是名义上的最高官职,无实际权力
A.中央行政效率降低B.三公的职能逐渐趋同
C.三公职级不断下降D.中枢权力结构的演化
2023-11-1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宋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变化莫过于改道为路,每一路各设四个监司官,称为帅、漕、宪、仓,分别掌管军政、财赋和刺举、邢狱、常平仓和农田水利等诸多事务。诸司互不统属、互异互补、互申互察。这一设置在当时(       )
A.推动了刺史制度的形成B.出现了权力失衡的现象
C.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D.造成了运行机制的迟缓
2023-11-11更新 | 966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安史之乱后,诸道观察使多与节度使合二为一,成为中央政府与诸州之间的新一级行政机构。宋朝重建州县制,州县长官由中央直接派官员担任,但也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路,诸路作为朝廷派出机构,辖区稳定,拥有常设机关和临事决断的权力。由此可知,宋朝(     
A.地方行政层级被削减B.地方行政效率比较低
C.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D.“州”是最稳定的政区
2023-11-11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8 . 东汉虽置三公而事归台阁;至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隋唐时期,侍中、尚书多被赋予“参掌机密”参预朝政“委以机务”等头衔。这反映出古代君主(     
A.利用分化事权加强皇权B.借助内辅机构控制核心权力
C.意在转移最高决策权力D.加强官员监察提高行政效率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鲁恂·派伊在《政治发展面面观》一书中指出“人类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主要是由每个社会的特定历史阶段所预先注定的,这一点已经历史地、毫无疑义的被接受了。从历史政治学分析视角来看,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传统具有显著的历史延续性特征。从“政治权威的社会起源”来看,人类社会中任何一种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建构都源自于“政治国家与社会层面”的互动过程中,社会意识形态的重大变迁必然导致政治合法性的建构方式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摘编自赵帅《神权、宗法与民本:中国古代政治合法性的演变逻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政治”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成文。)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中国原始文化分布单一,先后经历了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成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时期。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家国一体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频繁,除北魏外都处于分裂状态。尽管政局动荡,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隋唐统一王朝,国力强盛,疆域拓展,经济繁荣,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制度上有重要变化和创新。三省六部制有效解决了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辽宋夏金元是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民族间呈现出相互交融的趋势,但战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时代特征。元朝结束分裂,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巩固。明太祖时期,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长期以来,女真是明朝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上述材料中,存在多处表述错误,请找出六处错误,并按所给的示例写出正确内容。
答题示例——
错误:中国原始文化分布单一(请摘抄原文
正确内容: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
2023-11-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