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在中国古代,皇帝为加强君主专制而在政府班子以外设立非正式的机构,下列属于这类机构的是
①宋代设立枢密院 ②元代设立中书省 ③明成祖设立内阁 ④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2 . 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汉武帝在政治体制上形成了两个官僚系统:一个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这一局面的形成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促使了官僚政治的基本形成
C.限制了权臣对皇权的威胁
D.避免了帝王暴政局面的出现
2016-11-27更新 | 804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思南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3 . 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     
A.分封制B.中外朝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度
2016-11-27更新 | 175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兴义市第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 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中,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肯,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降宗门内,选内阁中书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诏。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詹曝杂记》
(1)根据材料一叙述,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什么政治特点?
6 . 古代中国都城经历了从黄河时代到运河时代的变迁。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唐朝以后都城(     

①交通运输比较便捷②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保持一致
③逐渐东移近海④明成祖迁都的北京缺点是“远饷近虏”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7 .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对这项措施认识正确的是( )
A.王国取得较大的地方自主权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C.分封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D.解除了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
2016-11-27更新 | 78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学者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A.中央集权制
B.郡国并行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9 .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②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③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④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0 . 以下四种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国并行制
B.分封制→郡国并行制→郡县制→行省制
C.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D.行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分封制
2016-11-18更新 | 1046次组卷 | 23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