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在汉代,每个官吏一入仕途就有记录功劳、考课、籍贯等各项情况的“伐阅簿”。官吏任职期间,只要不犯赃罪,依然可依功劳等次累升至郡国长官一级。若自动去职或免职后,仍可按累积的功劳再次被征用。据此可知,汉代(     
A.察举制以功劳为升迁依据B.官僚队伍内部流动规范化
C.官吏的考核大都流于形式D.郡国长官控制地方选人权
2 . 两汉时的察举制,地方官推举人才主要参考乡闾评议;魏晋时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品评人才等级,中正官须为中央任职的官员;隋唐以来科举制选官由中央部门主持,有时皇帝还亲自参与人才的选考。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反映了
A.才学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B.科研人才大量涌现
C.官员选拔的标准完全不同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020-07-19更新 | 795次组卷 | 2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汾口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时而异,几经嬗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制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三   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53年底英国政府颁布《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确立考试任用制度,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文官…这些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直到1870年格拉斯顿内阁颁布新的政令,确认了报告中的基本原则并做了较具体的规定,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倪越《西方文官制度》


(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图示③④应填写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的“客观的历史合理性”的体现。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官员录用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4 .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是古代中国大一统国家发展与壮大的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历史时期夏、商、西周战国、秦朝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
名称世卿世禄荐举制、军功授爵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选拔方式宗法世袭举荐、军功德才中正品评
选官标准血缘才能、军功德才品第才学

材料二   唐前期的中枢政治体制是三省制,但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之后,中枢体制就发生了重大转变,进入到中书门下体制的阶段。……尽管中书门下体制下还是集体宰相制度,但宰相裁决政务,实行宰相轮流秉笔决事的制度,并逐渐向首相制度过渡。……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宰相的职权进一步朝着掌管具体政务的方向发展,宰相政务官化。这是宋代以宰相职权的分化为核心的制度得以建立的前提。

——刘后滨《政治制度视野下的唐宋变革》

材料三   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通鉴纪事本末·两税之弊》


(1)依据所学,完成表格①②处相应内容填写,并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至少写出两个角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中枢政治体制发展的变化,并用宋代宰相职权分化的史实说明唐代中枢体制的演变为宋代提供了“前提”这一观点。
(3)指出唐朝实行两税法的背景,结合材料概括两税法的创新之处。
2022-10-1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绿谷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建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刘秀复兴汉室,其统治时期,经济繁荣的措施是
①加强尚书台的作用   ②严禁外戚干政   ③整顿吏治重视儒学   ④通过考试选拔优秀官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 . 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原有的选官制度失去了社会基础。因此而推行的新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20·江西南昌·二模
8 . 汉朝时期,国家建立了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曹魏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这种变化(     
A.保障了选才公平公正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迎合了庶族地主势力D.催生了曹魏门阀士族
2020-07-07更新 | 204次组卷 | 22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顾炎武曾指出中国汉代的某种制度:“夫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这种做法
A.任用酷吏打击豪强、游侠B.达到削弱相权的目的
C.有助于削弱诸侯王的势力D.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
10 .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自东汉光武帝始,举主对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据此可知东汉
A.选官制度发生变化B.举荐与考试相结合
C.注重官员吏治能力D.官员品行不断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