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3年至1920年,欧洲制造业产量下降了23%,美国却增长了22%。1920年,美国发电量相当于欧洲的总和,钢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石油产量占世界2/3。据此可推知,当时(     
A.美国操纵国联大发横财B.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C.西欧霸权地位逐渐衰落D.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分化
2023-03-07更新 | 889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届高三4月校模历史试题
2 . 学者研究发现,在拿破仑帝国所覆盖的所有欧洲国家中,总有很多当地人愿意支持拿破仑,而且这些人主要是商业界和有专门职业的人,也包括许多进步贵族。这可以印证,拿破仑统治(     
A.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B.沉重打击了封建等级制度
C.维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D.动摇了欧洲民族国家观念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302年法国三级会议
召开
法国三级会议召开,标志着等级君主制出现,国王获得行政权和军事权,议会获得财税审批权,国家的权力得到承认。
1532年马基雅维利
出版《君主论》
人文主义者马基雅维利发表《君主论》,较为完整地阐述了他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对意大利长期战争分裂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实现意大利的统一的方案——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
1534年英国通过
《至尊法案》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主张世俗王权高于教权。
1762年卢梭出版
《社会契约论》
卢梭出版《社会契约论》,主张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主权在民”而不是“朕即国家”,如果政府不合人民的“公意”,人民就有权推翻它。
1789年法国颁布
《人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最终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8世纪左右,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席卷欧洲大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纷纷涌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产生的两个阶段,并分别说明其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鲍照(416年?~466年),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家世微寒,年少时曾从事农耕。元嘉十二年(435年),鲍照献诗言志而被刘义庆揽为临川王国侍郎,宋文帝用他为中书通事舍人,但他在政治上始终受到压抑,同时在文坛上也受到轻视。鲍照在游仙,游山、赠别、咏史、拟古、数诗、建除诗、字谜、联句等方面均有性珍留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

六朝诗坛,素称贻讥金粉,浮华纤巧,内容空虚贫弱,缺少现实生活的反映.鲍照的诗篇,则从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中汲取营养,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和文学语言,形成了他的诗歌豪迈的风格。鲍熙的代表作《拟行路难》写出了百战关山的老军人流离边塞,思乡难归的愁苦;《登大雷岸与妹书》,用细致的笔触,描绘自己在旅途中见到的江山雄伟景象,并以抒情的口吻,叙述旅途的艰辛;《瓜步山揭文》借描绘江中小山—瓜步山,为寒门才士吐气,并直接斥责了当时“贩交买名之薄,吮痈舐痔之卑”这一流人物,抨击现状,颇为大胆。

——摘编自王仲军《魏晋南北朝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鲍照诗作的特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鲍照、陶渊明等著名诗人的原因。
2022-05-2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31月希特勒上台,法西斯德国对外侵略扩张步步加剧。国际局势日益严峻。德国闪击波兰后,苏联为了自保和应对未来必然要发生的同德国法西斯的战争。着手在西部采取一系列行动。

19399月至1940年召开,苏联以军事实力为后盾,或“最后通牒”,或公然占领。先后将波兰、芬兰、罗马尼亚的一部分领土及波罗的海东岸三国纳入自己的版图,扩展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西部边界150400公里,建立起所谓的“东方战线”。

建立“东方战线”后,沿新国境线构筑新阶线的进度却“迟缓得令人不能容忍”,苏德战争爆发几天之后,苏军统帅部更惊讶的发现这些“东方战线”地域的居民把德军当作“解放者”看待,对苏联抱着冷淡和不合作态度。

当纳粹德国对欧洲国家实行军事侵略时,社会主义苏联却用军事行动或武力威胁扩大疆界,大大损害了自己在世界人民中的形象。在英法的挑唆下,国联大会开除了苏联的盟籍。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影响。
2022-05-24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曹操,字孟德,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扩充了军事力量,并参加了讨伐董卓的战争。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都许昌,在政治上确立了优势,后以汉献帝名义发号施令,先后打败袁术、张绣、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逐渐统一北方。其后,曹操进位丞相,亲率大军南征,败于赤壁。后进封为魏王。子曹丕在他死后即代汉称帝,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执政期间,推行屯田制,广兴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废止汉代的赋税制,颁行租调制,促进了北方自耕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立士家制度,保障了兵员的供给。提倡“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招揽了大批人才,打破了世家大族操纵选官的局面,抑制了豪强大族势力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当时曹魏统治区域内出现了经济发展、政局稳定的良好局面。针对有人言曹操有“不逊之志”, 要求其放弃兵权和权位,他亲撰《述志令》表明:“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据郭东旭等主编《丹青难写是精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封建王朝下统观念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视角评价曹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曹操《述志令》所表达的观点。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伊藤博文是日本第一任首相,被誉为“明治宪法之父”,在其任内的发动侵华战争,1898年伊藤下台后曾至中国游历、光绪帝接见了伊旅博文,当面称赞说:“久闻贵爵大名,今得延见、深感满意。”光绪帝表示:“贵国自维新后、应成熙,皆出贵贵侯手定,各国无不钦仰,无不赞美、朕亦时佩于心。”非后,光绪帝又提出:“我因与贵同在一洲,至亲至近、现在我国亦要变法、贵爵可将变法次序详细告知总理衙门王大臣。”伊藤回答:“敬领大皇帝谕旨,如承王大臣下问,凡有益于贵国之事,外臣尽其所知,倾心相告。”在光绪帝召见第二天(即政变当天),御史宋伯鲁(维新人士)上奏:“今拟请么上速简通达外务名震地球之重臣,如大学士李鸿章者、往见该士李提摩太(英国人)及日相伊藤博文,与之商酌办法。”这说明,维新派请光绪帝重用伊藤博文、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行动,可惜慈禧已不给他们机会了。

——整理自郭筱《伊藤博文访华与戊戌政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光绪帝亲自接见伊藤博文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光绪帝接见伊藤文的政治目的。并说明其结果。
2022-05-02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康熙帝曾下旨在内务府造办处专门设立“自鸣钟处”,从全国招募人才学习钟表制作技术,尝试着自己生产钟表。后来,“自鸣钟处”又改为“做钟处”,从此“做钟处”成为专门制造钟表的皇家作坊。这反映出当时
A.“西学东渐”成为社会潮流B.钟表影响了民众的生活
C.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D.政府对外政策发生变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36月勃列日涅夫访问了美国。苏联当时经济比较困难,希望同美国达成以互利为基础的,广泛的经济合作协议。尼克松同毛泽东主席进行的“世纪性首脑会晤”后,苏联意识到它经不起在两条战线上遭到攻击,一直想驱散“一个噩梦——美国和中国建立针对苏联的轴心的可能性”。同时,美国总统尼克松受到窃听事件的严重困扰,加之美国受到通货膨胀、美元危机的震荡,国际地位和影响明显下降,因此希望此次访问能够产生有利于尼克松的影响。访美期间,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等人进行了多次会谈。会晤结果,双方签署了“厚厚一套文件”:《苏美联合公报》《苏美关于防止核战争协定》《苏美关于进一步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的基本原则》《苏美农业协定》《苏美关于世界海洋研究协定》《苏美关于运输协定》《苏美关于接触、交流和合作总协定》等。美苏双方出于各自的需要,极力渲染会晤的“友好”气氛,宣扬取得的所谓“成果”。然而,世界舆论却颇感担心。有报刊指出,这些协定“绝不意味着双方基本斗争的结束。这种斗争是由于对立的思想、信仰,对立的历史结构所决定的。两个大国的接近没有使斗争停止,而只是使斗争改变了形式。”

——摘编自《国际关系史》第十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勃列日涅夫访美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勃列日涅夫访美的意义及局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霞客(15871641年),南直常州府江阴人。祖上曾做过官,但到他父亲时便放弃了科举。徐霞客自幼好读奇书,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经常私下将这类书放到经书的下边潜心玩味。1604年,父亲去世后,徐霞客更加“厌弃尘俗”,肆志于名山大川。他的母亲是那个时代很开通的女性,对儿子的旅行考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鼓励。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21岁时游太湖起,到崇祯六年(1633年),徐霞客先后游历考察了山东、浙江、南直、福建、河南、陕西、湖广、广东、北直、山西等省的名山大川。1625年前老母在堂,所以他“定方而往,如期而还”,每次游历时间都不长。崇祯九年后,家事已无太多牵挂,他便决定开始他的万里遐征的西南之行。他经浙江、江西进入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在这一世界上热带、亚热带岩溶面积最大,岩溶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考察。他“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畏盗贼,攀缘峭壁,探测洞穴306个,按日详细记录了各种地表岩溶地貌,还对其结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上升到了理论高度。1641年,由于长期奔波辛劳和染病,在云南当地好友将其送回家后不久就去世了。临终时,他托好友季梦良整理散乱稿子。后值清初战乱,部分内容散失,到乾隆时才有刊本问世,即所谓《徐霞客游记》。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徐霞客所处时代背景与他个人成长的关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徐霞客生平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