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废弃势力范围;二、撤退外国军队、巡警;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四、撤销领事裁判权;五、归还租借地;六、归还租界;七、关税自由权。

废除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二十一条件》。

——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提交议案中的若干要求

材料二 第一百五十七条胶州领土内之德国国有动产及不动产、并关于该领土德国因直接或间接负担费用,实施工程或改良而得以要求之一切权利,均为日本获得,并继续为其所有,各项负担概行免除。

——《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决议案》(摘录)


请回答
(1)依据了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提交议案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决议案》。
2021-08-3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银川一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为2019年联合国发行的邮票。甘地头像旁用英语写着他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一句话:“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以下解读准确的是

①此话提出的背景是二战后民族意识的觉醒
②甘地批判文化侵略,主张维护民族文化
③甘地提出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
④联合国发行此邮票旨在提倡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冈国朝太郎(1872-1936年)是日本现代法学家,是大陆法系的倡导者。1906年受聘于清政府参与“法理派”代表沈家本主持的《大清新刑律》修订工作。法律修订期间,张之洞等“礼教派”主张把“无夫奸”、“故杀子孙”等罪写入新刑律。冈田朝太郎曾就此进行逐一反驳。他说:“夫寻子常和奸行为,不过违反道德已耳。其害未及于社会也。”对于“故杀子孙”罪(原文为:“故杀子孙处四等以下有期徒刑,若违反教令,依法决罚,通致死者不为罪。”),他说曰:““故”字若释为“故意杀死”,则对总则相关条文形成文。”二曰:““依法处罚”意义不明。因为处罚专属于国家主权,虽尊亲属对子孙,亦不能有此种权力。”三曰:““近致死”字样,不是以明故意与非故意之分。”……两派经过长期斗争,该法律于191012月颁布。

——摘编自何勤华《二十世纪百位法律家》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述冈田朝太郎的刑律观。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网田朝太郎参与修定大清刑律的历史背景。
2021-08-26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基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初年的赋役制度主要沿袭了前代的赋税制度。在这样的赋役制度下,本应承担较多赋役的地方豪强为了逃避田赋和徭役,便通过勾结地方官员,隐匿人口、伪造文书、修改田则。随着地方贪腐之风日盛,田地被富豪不断兼并,贫苦农民无田却承担重赋,整个国家财政根基受到侵蚀,底层矛盾也不断激化。为应对严峻的社会形势,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主要内容有:第一,“赋税合并”,即将徭役跟税收合二为一。第二,“摊派到家”,赋税或徭役直接面向人民。第三,“白银征收”,所有的赋税或徭役均以白银的形式由国家接收。第四,“直收直运”,一切金银均由国家派专人收取。一条鞭法推动中国古代传统的财政税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摘编自王人骏、赵海月《税制改革与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中期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中期赋税制度改革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不久,党中央就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的目标,加大空军、海军建设力度,短短十年就实现了由单一陆军向陆海空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军队总员额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550万余人,缩减到50年代末的249万人;军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由1950年的41.1%下降到1959年的10.5%.军区体制由四级改为三级,减少领导指挥层级,逐步由横窄纵长的垂直树状体制向横宽纵短的扁平化体制转变。1955年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我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军官军衔共分为414级。20世纪50年代的改革,奠定了军队领导管理指挥体制的基础和现代化军队的基本框架,完成了由革命战争时期向和平建设时期的全面转型。

——摘编自郭志刚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改革的主要历史经验》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军事管理体制发生很大变化。从1980年开始,以“消肿”为突破口,军队进行重大调整改革,将11个大军区缩减为7个大军区,军队裁员100万,走上了质量建军之路。20世纪90年代,制定了以打赢现代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为基点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并先后两次共裁员70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亲自担任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打破长期实行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成立了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军委机关由4个总部改为15个职能部门,7大战区调整为5大战区,组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2016年,调整改善军种比例,改革部队编成,原有18个集团军重组为13个;同时,在后勤等领域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制度。此轮改革,是我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整体性、革命性重塑。

——摘编自彭云《人民军队在改革强军中迈进新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事体制变革的背景及意义。
2022-01-2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一直视阿富汗为对印度的一种潜在威胁,为此不惜于19世纪发动了两场代价巨大的战争,从而控制了阿富汗的外交权等。1901年哈比布拉即位后进行改革,开启了阿富汗民族主义与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19193月,阿曼努拉即位后,列宁宣布承认阿富汗新君主的地位。阿曼努拉致信英印总督切尔姆斯福德,要求英国同阿富汗重新缔结平等条约,遭到英印政府傲慢的拒绝,英阿矛盾激化。56日,英印政府正式向阿富汗宣战,第三次英阿战争爆发。尽管英国在军事上占据优势,但还是渴望停止战争。88日双方签订了《拉瓦尔品第条约》,标志战争正式结束,阿富汗获得完全独立。战争结束后,阿富汗得以自由平等地与世界各国进行交往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打开了同先进国家接触的通道。

——摘编自张腾《浅析1919年第三次英阿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三次英阿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富汗在第三次英阿战争中获胜的意义。
2021-09-3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8 年1月由商部参照日本报纸法拟具草案,最后由载沣、张之洞、袁世凯等大臣详加修改,订成《大清报律》45条。因遭到国内外一些报刊的抵制,1910年,清廷重新修订颁布《大清报律》,修改后的报律基本上承袭了原律的法规,对新闻舆论的约束也有所放松。删去了“凡谕旨章奏,未经阁抄、官报公布者,报纸不得揭载”以及禁止刊登“诋毁宫廷之语”等条款。对报纸发行人、编辑人及印刷人应具备之条件也有所放松,将原律"未经处监禁以上之刑者”改为“剥夺公权或现在停止公权者"不得办报。新订报律客观上适应了清末中国社会的民主潮流和历史发展趋势。

——摘编自张力军《近代中国的两次新闻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新修报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新修报律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时期日本在制定侵华后的扩张计划时,军队产生了战略选择的分歧:日本陆军主张北进,以苏联为假想敌;而海军主张南进。以美、英为假想敌。1936年,日本最高决策层决定“南北并进”。随后,日本驻东北的关东军在中蒙边界地带不断挑衅,以试探苏联和蒙古的军事实力。1939年,日本陆军挑起了“诺门坎事件”。19395月,日本关东军向驻守在诺门坎一带的苏军第57特别军发起攻击,“诺门坎事件”爆发。开战伊始,日本认为“大肃反”后的苏军已不足为虑,狂妄地宣称日军1个师团可以对付苏军3个师。斯大林任命朱可夫作为诺门坎战役的指挥官,朱可夫指挥苏蒙军队向日军发起猛烈的反攻,日军在苏联的装甲军团面前溃不成军,被迫向苏联求和。1940年,双方缔结了停战协定,日本发起的诺门坎战役宣告失利。

——摘编自葛妍《揭秘苏日诺门坎战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动诺门坎战役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诺门坎战役失利的影响。
2021-07-31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41日,美军登陆冲绳岛。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决定在琉球群岛成立美国海军军政府,接管日本在琉球群岛的一切权力。1946129日,驻日盟军总司令部发布指令,将北纬30度以南的琉球群岛划归于日本当局行政管理范围之外。I949年后,如何处理琉球群岛成为美国战后对日和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当时,美国政府内部特别是军方和国务院之间对此存在争论和分歧。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确定的NSC48/1号文件明确提出,为了能成功地防御苏联将来的入侵,美国必须在亚洲保持一种最低限度的地位,即要保持在亚洲沿岸岛屿链的军事地位,这条“第一战略防卫线”包括日本―琉球群岛―菲律宾,这也是第一道“进攻线”。美国国务院在194912月拟订的对日和约草案中则提出:“日本宣布放弃北纬29度以南的琉球群岛的主权及一切相关权利;盟国支持美国依据联合国宪章第十二章的规定申请将这些岛屿置于联合国托管制度下,并由美国担任管理当局”。

——摘编自徐一鸣、张生《杜勒斯与美国的琉球政策(1950-195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琉球群岛问题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初期美国军方和国务院在处理琉球群岛问题上的分歧和双方的根本目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中后期,以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为主的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社会各阶层对立日益严重,农业作为封建王朝经济支柱产业已是风雨飘摇。这些都源于封建土地所有制下日益加剧的土地兼并与集中。……张居正的改革从土地改革开始,涉及税赋、农商、吏治等多个方面。

1582年,张居正去世当年,朝廷库存余粮可满足九年之需;中央与地方的国库存银超过1000万两白银。与此同时,农村富余人口进入城市填补了工商业发展所需劳动力空缺,农业经济发展又推动了城市商品社会的形成,加上货币地租的出现,这些都符合和有利于封建社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客观事实。但改革只是统治集团为延缓王朝衰亡而不得已作出的暂时性利益让步,未能从根本上撼动已不适合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封建体制。

——摘编自锁强一《张居正的经济改革思想与措施》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改革的影响。
2022-01-0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2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