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以商鞅为左庶长,实施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商鞅变法从阶级结构、政治文化、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推动了社会转型。

——摘编自何彬《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商鞅变法》

材料二   对孝文帝汉化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的、坚定的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的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进步的历史运动。

观点二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族的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是迂腐的汉化。

——摘编自景有泉《近年来北魏孝文帝改革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经济和社会习俗方面的改革措施及商鞅变法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孝文帝汉化问题的认识。
2023-10-1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司法制度在基本沿袭唐制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中央司法机关以大理寺和刑部为主,分掌司法审判和审判复核工作。御史台除监察职能外,也具司法监督和司法审判职能,同时设立“检法官”,专门负责根据案情详细检索出可能适用的法律条文,供判官使用,增强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另外,在三法司之外,在宫中增设审刑院,受命于皇帝,司法权力很大,不仅有权决定案件是否审理,而且是刑部之上的复审机构,限制了大理寺和刑部的权力。为了强化对地方司法机关的监督控制,宋代在州上设路,各路设提点刑狱司,是中央派出的、代表中央监督所辖州县司法审判活动的机构,负责复查地方审判案件。

——摘编自李俊《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司法制度的特点。
(2)极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司法制度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魏苏绰当政时,逐渐确立了一套新的户籍登记制度。新的户籍包括户口、土地、赋役三个部分。在户口方面,要完整地记录各户的人口情况,不受田、不纳租不服役的中、老、小、黄家庭成员,甚至死亡、迁出的成员,都要无遗漏地进行登记。土地、奴婢、耕牛过去是资簿登记的重要内容,现在也被列入新的户籍统计之中。在土地方面,详细登记受田的丁男、丁妻、丁婢的口数;应受田若干、未受田若干,受田中麻田、正田、园宅各若干,受田率是足或几分未足;受田人所受各段土地的亩数、方位及四至。在赋税方面,包括每户的户等,全家人口的详细情况,全家应纳租、布、麻数量等内容。由于苏绰创造的这种户籍制度格外强调各种统计数字,所以被称为“计账户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魏户籍登记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魏户籍登记制度改革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384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抗战建国刚领》,吸纳了中国共产党和各界人士提出的联合世界各国共同抗日的主张。在这一方针指导下,争取英国、美国支援抗日战争,争取苏联物质援助对日作战。日本占领海南岛后,在亚洲和太平洋的利益受到严重威胁,中国政府利用这一时机,向英、美提出合作方案。19409月,三国同盟建立,中国政府又不失时机提出以中、美、英三国结盟来对抗日本。蒋介石接见英、美大使,面交三国进行经济、军事合作的方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当天上午,中国决定对日宣战,在宣战以前,通知了美、英、苏联,并征询其态度……1942年元旦,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关培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为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所做的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意义及历史启示。
2020-12-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专门建立了官方宣传机构战争信息署。战争信息署在形成中国人的"美国印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还在重庆、西安等八个地方设办事处,通称"美国新闻处",利用报纸杂志、宣传册、海报、书籍、图片、幻灯影片、电影和广播等媒介,在国统区和沦陷区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和对日心理战。在美国新闻处翻译出版的《美国史》一书中,将美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描述成"有关自由民主的成长之令人愉快的故事";在《美国地理述略》中,则在介绍美国的地质地貌和农业史的同时,还特意阐释了"美国梦"的含义,即"相信最卑微的人都能凭他自己的努力,为全家获得安稳无忧的生活",并坚信下一代的生活更"优裕安乐"。美新处还突出报道了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出的贡献,用事实证明它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和"世界战士"。黑人问题是严格受限的宣传主题,战争信息署一方面回避种族矛盾,另一方面通过突出黑人对战争工作和国家生活的参与,制造美国国内各个种族同心协力为国而战的宣传效果。

——摘编自王睿恒《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塑造的美国形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当时美国战争信息署对华宣传的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战争信息署对华宣传的目的。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材料1928年,梁漱溟开始提出“乡治”的主张,到1931年完成了他的“乡村建设理论”。他说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没有两面对立的阶级”,所以“中国没有革命的对象,只有建设的对象”,“中国革命只有外来原因没有内在原因”。他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出路是依靠“乡村自治”组织,来建立“乡村文明”。他说:“共产党闹的最厉害的地方,单靠军队去剿是不行的”,“必须另有一种农民运动代替才可以”。1931年,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开办乡村建设研究院,以后又扩大到菏泽等三个专区。“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是建立“乡农学校”(学校是乡和村级的行政实体),大多数校长校董由当地豪绅担任;二是建立“乡村自卫组织”,实际上是建立豪绅掌握的地方武装;三是建立“合作社”,进行农业技术改良,“促兴农业以引发工业”。

——据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特点。
2020-10-2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蔡朝焜纪念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王安石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影响的历中人物,他创立的“荆公新学”在新儒学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王安石成名很早,且生性自负。他一贯认为,研究经术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主张用“先王之道”来打破当时迷信“祖宗家法”的风气,推行广泛的社会政治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在他主持的各项改革中,最能体现“法先王"理想的,当属以“经术选士”为主旨的学校科举改革。熙宁六年朝廷设置经义局。由王安石务丰训释读书周礼》三经新义。《三经新义》修成进御由国子监雕印颁行,作为官方教材这既是新儒学发展的自然产物,也是配合变法的政治产物。王安石的“新学”以《孟子》为宗,又以老、庄、扬雄各家参验,而归于高明自得之学。继而施用于礼乐刑政,可谓体用兼赅,本末毕具,既是义理之学的继承和发展,又是义理之学向心性之学、性理之学转主进的重要一环。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王安石“新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学说特点。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经术选士”的具体措施,荆公新学”在新儒学发展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021-05-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的科技教育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是进行科学知识和技术教育,涉及天文、历算、水利、医学、军事、纺织、制造、印刷、建筑、种植、地理及矿冶等多个学科领域。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朝廷为算学规定祭祀历代科技大师的礼制,受祭者多达70余人,借以使学生仰见古人风范,以收到“见贤思齐”的教育效果。宋代各科技教育机构立足实际,如医学,到宋神宗时开始分方脉、针、疡三科进行教学,课程设置分为三类: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实践课。算学课程分为三类: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在宋代,无论是医学、算学还是武学,无论是升舍还是毕业,对学生的考核都是十分严格的。如医学的考试,平时依据太学的“三舍法”,实行积分升舍,所积学分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依次开入内含和上舍;医学的毕业考试更为严格,既考理论又考技能,分三场进行。作为职官性机构的司天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辩认星宿,“提举官与判监及测验官,夜于浑仪台上指门逐人在天星宿,若门士不识五星以上者,降充额外学生”。同时,司天监还着重培养学生观测天象推算历法及占候等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摘编自赵国权《从科技创新看宋代的科技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科技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0年8月,当法国国内外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仍十分尖锐的时候,拿破仑以巨大的立法勇气开始制定民法,组成了由四位著名法学家组成的民法典起草会。……他非常重视民法草案的讨论修改,“共召开102次会议,亲自主持的达半数以上,讨论时其见解往往是“深刻的、有条有理的、明确的。”最后,他力排众议,简化批准程序,使民法草案在保民院和立法院中通过。

———宋培基《<拿破仑法典>与1789年原则》

材料二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四届八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民法典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内容完整……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2019年12月28日到2020年1月26日,民法典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意见……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摘自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制定民法典的原因并概括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编纂民法典的意义。
2020-10-19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联赛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光武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作为的封建帝王,延揽和使用人才的策略尤可称道。公元24年,刘秀率兵攻破邯郸,诛灭王郎,并缴获了当地史人同王郎一起谤毁刘秀的材料达数千章,刘秀不计前嫌,立即烧毁,以“令反侧子自安”。征西大将军冯异久握重兵在外,有人诬陷他威权至重,跋扈关中,野心勃勃。冯异知道后惶惧不安,而刘秀却政书抚慰“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分封邓禹、吴汉、冯异等三十余名功臣为列侯。建武二年,又封耿龛等二十余人为列侯。以后又陆续分封一些功臣。刘秀把”学通行修”、“明达法令,能按章覆问”、“明足以决疑”,作为任用官吏的重要标准,要求官吏必项具备上述才能。刘秀从谏如流,对敢于直言其过失的官吏加以奖助,而对于不能纠正其过失的官吏则予以惩罚。刘秀凭自身谋略剪灭群雄,重建汉室,励精图治,使满目疮痍的社会重现生机,被封建史家誉为“光武中兴”之业。

——摘编自王云江、谢艳华《简论刘秀的人才谋略》


(1)根据材料,概括东汉光武帝刘秀用人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汉光武帝用人策略的历史意义。
2020-10-0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1届高三9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