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的主张、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孔子认为凡是愿意接受教育的人,不论出身地位如何,“自行束脩(一束干肉)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反映了孔子主张(       
A.为政以德B.有教无类C.道法自然D.隆礼重法
2024-02-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秋战国是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文化特点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下表是这一时期一些学派的观点。

主要观点文献出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韩非子》
若使天下兼相爱,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1-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段性检测(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A.实录历史事实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D.强调文化差异
2023-06-10更新 | 9348次组卷 | 63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孔子认为君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而韩非主张法虽为君主所立,但立法者必须遵守法律,正所谓“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他们的主张(     
A.要求限制君主的权力B.体现思想交融的趋势
C.重视君主的个人修养D.旨在树立法律的权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经过几千年的演进与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别具特色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其中有许多裨益于社会的精华,熠熠闪光。下表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境界举要。

主张

人物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天地

荀子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戴圣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有许多精华,也有不少糟粕。不过,无论是精华还是糟粕,只要它在历史上存在过,通行过,就说明它符合那个时代的需求,具有存在的合理性。我们不能以当今的伦理道德去苛求古人,但是我们可以站在现代的瞭望台上去观察、审视、评判古人的道德标准,目的是剔出糟粕,弘扬优秀传统,延续宝贵的中华民族精神。

——摘编自傅永聚、任怀国《中国传统文化精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所蕴含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社会治理的指导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孔子主张正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整个社会严格遵守等级尊卑的伦理纲常制度。然而,他又高扬“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反对以出身贵贱作为判别人才的标准。这表明孔子(     
A.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B.重视教育对社会秩序的作用
C.维护下层民众的利益D.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的士,虽然政治主张不同,但是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儒家的孔子公然提出“学而优则仕”的口号,培养了大批弟子如子路、子贡等参政。孟子更宣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墨家以“兼爱”“非攻”等立场鲜明的政治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至于法家,更是以研讨政治权术、建立政治统治、实行富国强兵为宗旨,在战国时代各国先后兴起的众多变法活动中,领导的重任多山这一派的士子担任。即使是老子的“小国寡民”归隐思想,也只是在实现自己政治理论无望的时局下,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的扭曲表现。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传统上,东周被分为两个阶段(春秋和战国)。在这两个阶段中,中国社会产生了一种革命性的变化。社会的流动性起先使贵族间的等级不容易保持,继之则连贵族与平民间的界限也被冲破。生产增加,钢钱开始流行,教育普及。迄至东周末叶,以平民出身的学者也周游列国,说辩于诸侯之间,而尤其是进入战国这一段历史上号称“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政治哲学兴起,既富有内容,又多品目,兹后2000年的中国历史中再也无此精到之处。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治国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文化教育等方面说明“百家争鸣”兴起的背景。
8 . 先秦时期,墨子主张“尚贤”,而孔子认为亲亲的重要性在尚贤之前;墨子强调“尚同”,孔子则认为政治、社会有阶级之分;墨子主张“兼爱”,孔子则认为爱有差等。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两者(     
A.道德观念的差异B.所处政治环境不同
C.政治立场的分歧D.政治思想完全对立
2022-09-08更新 | 1059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孔子不同意贵族等级的先天性而说“性相近也”,主张“举贤才”而不明确反对世官世禄。这说明孔子
A.抨击贵族等级制度B.能够超越社会现实
C.倡导进行社会改良D.认同事物相互对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