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的主张、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春秋时期,晋国的魏绛认为“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孔子提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反映出当时的知识阶层(     
A.推崇德政的时政方针B.消极看待社会发展前景
C.充满强烈的忧患意识D.革故鼎新成为普遍认同
2024-01-1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尚书》中记载:“安则民惠,黎民怀之。”“惠者,爱也。”这句话反映出(     
A.儒家仁爱B.民本思想C.自由平等D.主权在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迷信严重、恐惧超自然物的时代里,人们坚信梦在预言方面的重要性、种种占卜术以及死者的灵魂具有令人畏惧的力量。孔子虽然承认鬼神和上帝,但在其学说中基本上对它们持置之不理的态度。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又说,‘未知生,焉知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具有强烈的科学精神B.最早探讨世界万物的本原
C.提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D.体现了理性主义色彩
2023-07-1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读图,完成习题。

(1)将图中七位思想家按学术派别归类, 并列举各学派的核心思想或主张。
(2)依据上图, 归纳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结合所学, 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意义。
(3)依据各学派的思想主张, 概括“诸子百家”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A.推行仁政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D.监督民众
2021-09-12更新 | 5667次组卷 | 73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