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统一后,采取了“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等措施。这些措施(     
A.推动了法律的完善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C.加速了秦朝的灭亡D.阻碍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023-10-03更新 | 244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其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负责皇城警卫……宗正负责皇室事务、治粟内史掌国家财政、少府掌皇家财政。由此可知,秦朝中央官制的突出特征是(     
A.选贤举能,唯才是用B.决策严谨,提升效率
C.化国为家,家国一体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将全国各地的豪富之家12万户迁到咸阳。此外,他还将赵王迁徙于房陵(湖北境内),将魏的豪富孔氏迁于南阳。秦始皇的这些做法(     
A.根除了国家分裂的潜在力量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意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D.维护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2022-11-04更新 | 44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秦朝还曾经向丽邑(今陕西临潼)移民三万户,向云阳(今陕西淳化)移民五万户,向北河(今内蒙古中部)、榆中(今陕西北部)移民三万户。其做法旨在(     
A.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问题B.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
C.增强都城地区的经济活力D.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
2023-01-07更新 | 459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如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检索的历史知识词条,由此可知该小组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统一车轨、统一文字
颁布法律、编制户籍
迁徙豪强、整顿风俗
A.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B.秦朝的暴政与秦末农民起义及速亡
C.西汉的强盛与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D.秦汉时期的生产力发展与政治变革
2022-12-08更新 | 411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散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1)三则材料反映了思想界怎样的发展的趋势?原因何在?
(2)从材料可知,在这一趋势下,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
2022-11-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公元前214年,秦廷“以谪徙民五十万人戍五岭,与越杂处”。这些移民政策旨在(     
A.加快统一六国进程B.巩固大一统的政局
C.促进经济平衡发展D.增强各地文化交流
2022-11-1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先秦时期的阴阳家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君主只有亲临泰山祭祀天地,才算是正式“受命于天”。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专门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秦始皇此举(     
A.表明天人感应学说开始形成B.有助于凸显皇帝的独尊地位
C.说明当时神权色彩日趋浓厚D.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继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安高窑村曾出土过一件“高奴铜石权(如下图)”,在这件铜方升底部刻有秦始皇颁发的诏书,全文是“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该诏书可用来说明(     
A.秦文核心地位得以确立B.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C.地区文化交流得以实现D.秦朝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
2022-10-15更新 | 28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如下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古代史部分日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目录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课统一多民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与民族交融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10课辽夏金光的统治
第四早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定与面临的挑战

综合分析如上图信息,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发展趋势的角度拟定一个主题,并任选一个时期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