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历代疆域的变迁,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历代统治者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概括图中所示封国的特点。

材料二   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未被他国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嬴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的继承而引起内部分裂。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

材料三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嵌始皇廿六年铜诏版铁权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里耶秦简(部分)

(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藏)

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文字:“迁陵洞庭郡”
(3)分别指出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史料类型。

材料五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贾谊《过秦论》


(4)依据材料五简要说明秦朝疆域是如何形成的?结合所学,面对广阔的疆域又是如何管辖的?
2023-10-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纵观世界历史,古国文明源远者未必流长;中国文明源远而流长,成就辉煌,这是极为难得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许慎《说文解字》

材料二   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

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

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四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采取的措施。说出该措施的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政策的哪一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元代治理西域的措施。
(4)根据材料四,概括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列举一项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
2022-12-1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广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舆地志》记载:“秦始皇并天下,分置三十六郡,各领县。”使郡县制成为定制,并以郡辖县。秦始皇的做法(     
A.促进了民族深度交融B.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
C.使分裂割据不复存在D.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
4 . 历史上各个时期均有一些反映时代风貌的关键词,下列各组词汇能体现秦朝风貌的一组为是(     
A.诸侯       井田制       甲骨文       青铜B.皇帝       郡县制       车同轨       长城
C.刺史       察举制       五铢钱       丝绸D.内阁       军机处       青花瓷       商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秦汉时期统治者采取的部分措施,这些举措说明了秦汉时期(     
时间内容出处
秦始皇二十六年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史记·秦始皇本纪》
高祖九年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汉书·高祖记》
武帝元朔二年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约5000户)《汉书·武帝记》
成帝鸿嘉二年徙郡国吏民豪杰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汉书·成帝记》
A.迁徙大族主要意在聚集财富B.对豪门大族推行怀柔的政策
C.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关中地区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加强
2022-11-07更新 | 1693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巩固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书·食货志》载:“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镒)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日‘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秦朝实行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A.规范市场交易B.发展商品经济C.巩固国家统一D.强化重农抑商
2022-10-2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秦朝建之后,又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设置了九原郡,修筑长城和“直道";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在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秦朝上述举措(     
A.有利于在边疆推行管理政策B.扩大了统一国家的规模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理方式D.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评述战国时代列国各有差异的状况:“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国通过战争消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实现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虽然从秦代到汉初,仍然可以看到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的若干鲜明的差异。但是,秦的统一已经为大一统的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开皇元年,杨坚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的事务庞杂,任务繁重,故又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这种几个宰相执政的制度,可以防止外戚或个别大臣专权篡位,有利于巩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开皇三年,兵部尚书杨尚希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已众,资费日多;吏卒增倍,租调岁减;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他建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这样,“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良。”杨坚根据这一建议,把(北)齐、(北)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为“大一统”奠定基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初的制度创新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和隋朝的共同之处。
2022-09-07更新 | 898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2012-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始皇东巡刻石摘录

出处

记载

《峄山刻石》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上荐高庙,孝道显明。
《泰山刻石》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琅琊刻石》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
《碣石刻石》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据表可知,秦始皇东巡(     
A.实现了对东方地区的有效治理B.为秦朝统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C.彰显秦朝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D.具有构建国家认同的政治使命
10 .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大一统”的追求始终未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何尊(如图)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内底铸铭文12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东)都于天下的中心(雒邑),“余其宅兹中国”(我且安顿在这个称为中国的地方)。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材料二   秦统一时,中国南部的人口基本上不属于华夏人群,所以秦朝在当时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辽、夏、金、元等各王朝都是多民族政权,都进行了大幅度的社会改革,适时转型发展,实行了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特点的政治治理制度和民族政策,特别是在对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方面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从秦到清,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中国,其幅员又扩大了许多。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在清朝疆域里,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摘编自甘阳、侯旭东主编《中国史八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内涵及其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当时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理由,并列举辽、夏、金、元在制度创新方面的杰出贡献。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清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