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又征发罪犯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发五十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秦始皇的这些举措(     
A.意在缓和边疆地区民族矛盾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表明秦朝统一符合历史趋势D.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导致秦朝的灭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统一后,诏书发至桂林,当地人均不认识。后来李斯等人创造新文字“小篆”通行全国。文字统一后,尽管各地方言差别极大,政令依旧能畅通。由此可知,秦统一文字(  )
A.提高了行政效率B.有利于加强民族认同感
C.加强了中央集权D.加强了思想领域的控制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灭六国后,兵不解甲,继而南击越人,北伐匈奴;两汉之时,也积极对周边各民族进行征战以开拓新的疆土。为了保障开疆拓土政策的顺利进行,秦汉还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民族政策,如秦在南越、西贩之地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汉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了朔方郡、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等;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成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面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匈奴,汉王朝根据国势的强弱情况,对匈奴又实行了颇具特色的和亲政策。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   从北宋到南宋,赵氏王朝一直面临严峻的外来威胁,其立足点始终在巩固统治、稳定政局方面。所谓“欲理外,先理内”,正反映了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内在心态。因此,宋政府不仅对北方政权采取守势,而且在外交上也遵循收缩、内敛的原则,并不积极追求宗主国的地位和万国朝拜的荣耀,而是平淡地,有时甚至是放任地处理外交关系。这种外交政策和态度固然无法带来唐王朝那种崇高的国际威望,却使中外关系更多地呈现出平等、平常的状况。与以往历代政权在对外交往中极力表现天朝威严和华夷有别的情况不同,宋政府更多的是从追求实利的角度来看待对外关系,对海外贸易,尤其是民间对外贸易采取积极鼓励的政策,不仅大幅度放宽对国内民众参与海外贸易的限制,而且还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招徕外商前来贸易。与此相联系,对于带来虚名的贡赐贸易,则采取严格限制的态度,由此促成了对外关系的重心由官方向民间的转移。

——摘编自陈国灿、吴锡标《走向海洋:宋代江南地区的对外开放》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对外政策的影响。
2022-12-0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秦朝非常重视道路交通建设,建立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系统,西南开秦蜀栈道、云贵五尺道,向北修直道至九原郡,南开灵渠连通珠江、长江水系。其主要目的是(     
A.巩固国家统一B.促进经济交流C.加强思想控制D.增加财政收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之事迹,封建者,必私其土,列候骄盈…周之失在于制,不在于政。秦之事迹,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秦之失在于政,不在于制。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不在于制”中的“制”分别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地方治理方面“秦制”比“周制”有何进步性?
(2)根据材料二,说明汉初“惩戒亡秦孤立之败”采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022-11-2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三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图是商朝至秦朝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文字写法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字的演变特征。促成这一演变的根本因素是(     
A.秦朝统一的完成B.文字的功能与作用
C.杰出人物的贡献D.国家组织能力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以及阿房宫,修筑起了东西长达6000多千米的长城。秦朝能够完成这些工程主要是基于(     
A.社会秩序的相对安定B.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D.国家组织能力的强大
2022-10-1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梧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评述战国时代列国各有差异的状况:“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国通过战争消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实现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虽然从秦代到汉初,仍然可以看到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的若干鲜明的差异。但是,秦的统一已经为大一统的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开皇元年,杨坚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的事务庞杂,任务繁重,故又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这种几个宰相执政的制度,可以防止外戚或个别大臣专权篡位,有利于巩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开皇三年,兵部尚书杨尚希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已众,资费日多;吏卒增倍,租调岁减;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他建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这样,“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良。”杨坚根据这一建议,把(北)齐、(北)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为“大一统”奠定基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初的制度创新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和隋朝的共同之处。
2022-09-07更新 | 898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大化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中秦朝的举措(     
A.推动社会文化的多元化B.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不利于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D.促进各地区的交往交流交融
2022-07-17更新 | 537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西2022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