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魏晋时期,建立后赵的羯、前秦的氐、后秦的羌对汉文化热情高涨,前秦皇帝苻坚甚至堪称汉学家,曾经不无自得地说:“朕一月而三临太学,周公和孔子的传统总算不会在朕这里中断。”这有利于
A.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B.国家教育水平的进步
C.降低佛道思想的影响力D.传统主流文化的延续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前燕创立者鲜卑慕容氏宣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前秦创立者氐人符氏宣称先祖为“有扈之苗裔”,后秦创立者羌人姚氏宣称“其先有虞氏之苗裔”,大夏政权创立者赫连勃勃声称:“朕大禹之后,居幽、朔。”

——据(唐)房玄龄等《晋书》


(1)比较材料一中两张形势图及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分析十六国国号设置的特点。
(2)概括材料二中的历史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举一事例佐证这一现象的影响。
4 . 据史料记载,十六国时期,后赵石勒制定国家律令《辛亥制度》供国人学习;前秦王猛帮助苻坚治理国家“明法峻刑”;后秦之主姚兴在长安建立律学,让那县散吏来京进修法律。这些做法
A.体现了“天下有法”的观念B.提供了胡人完全汉化的证据
C.证明了五胡政权的混乱暴虐D.奠定了隋唐盛世的制度基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十六国时期,匈奴族领袖刘聪通读经史,对草书、隶书及写文章都十分擅长;羯族石勒爱好文学,在行军时也经常让儒生读史书给他听。这说明
A.少数民族领袖的文化素养高B.儒学成为各少数民族的主流思想
C.民族文化交融趋势得到加强D.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趋势明显
2022-02-1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示意图有助于呈现历史发展的概貌。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可以看出该时期
A.社会高度繁荣B.民族交融加深C.江南经济开发D.政权更迭频繁
2022-01-10更新 | 515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是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图所示①②③④对应的朝代分别是
A.①西晋②北魏③梁④北周B.①东晋②前秦③梁④北周
C.①东晋②北魏③吴④北汉D.①西晋②前秦③吴④北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十六国时期,前赵刘聪既是皇帝(汉人的君主)又是单于(胡人的首领),汉人以户为单位设官统治,而胡人以落(指以帐篷营生的单位)为单位,设不同系统的官员统治。由此可知,这时期
A.大一统局面形成B.实行民族分治C.封建社会初步形成D.胡汉文明趋同
2021-12-05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三国两晋南北朝示意图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为示意图提炼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阐述(可就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发展趋势、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11-18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政权。魏初,礼俗纯朴,法律仍带有原始部落习惯法的性质。进入中原后,北魏统治者开始注意吸收汉族文化,以法律作为统治工具。398年,北魏首次制定较为系统的成文法,揭开了此后大规模立法活动之序幕。其后比较重要的如世祖太武帝拓跋焘神廘四年诏“司徒崔浩改定律令”;正平元年,“诏太子少傅游雅、中书待庐胡方回等改定律制”;高宗文成帝拓跋浚太安四年,“又增律七十九章,门房之诛十有三,大三十五,刑六十。总体而言,北抱前期的律法经历了一次部落法向成文法的过。但是随着北魏从游牧向定居、从部落向专制皇权的转化,改变其前期法律刑重网密、司法枉滥以及法典与现实脱节等司法特点的要求日益迫切。这样,以孝文帝太和改制为标志,北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项重大变革中,也同时包含了律法制度的巨大变革。

——摘编自曹大为等《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前期律法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前期律法改革的历史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