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下表为唐朝诗人关于和亲的诗句,这反映出(     
诗句诗人出处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途高适《塞上》
广化三边静,通姻四海安武平一《送金城公主适西番》

A.和亲政策得到朝野一致赞同B.和亲政策促进民族平等交往
C.唐朝实施和亲促进经济发展D.唐朝借助和亲处理民族关系
2023-02-0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考古发现,吐鲁番出土的唐代食品中有饺子、糕点等食品;汉族的服饰、妆容方式等在绘画中时有发现;娱乐方式如围棋、双陆也流行于这一地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唐朝(     
A.丝绸之路的开辟B.民族交融的加深
C.经济重心的南移D.蛮夷观念的消亡
2023-01-23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7(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河北专用)
3 . 唐贞观八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嗣位,唐太宗遣使祝贺,松赞干布听说突厥和吐谷浑都娶了唐朝公主,于是遣使求婚,唐太宗没有答应。吐蕃开始用武力要挟,进犯唐朝的松州,但被唐军击败。贞观十四年,吐蕃再次求婚,次年唐太宗命礼部遣使送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该事件表明(     
A.唐政府理性处理唐蕃关系B.中央集权制呈现强化趋势
C.吐蕃日渐被纳入唐朝疆域D.唐蕃关系取决于唐朝国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步辇图》(如下图所示)描绘了贞观十四年(640年)吐蕃国王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它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幅画作(     
A.表明当时西藏已归属于中原王朝B.是汉藏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C.反映了唐代国泰民安的历史情境D.详细描绘唐代礼部接待宾客流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贞观初,拜韩羁部酋长突地稽为右卫将军,赐姓李氏;贞观二十二年,以契丹人窟哥为左领将军兼松莫都督府、无极县男,赐姓李氏。以上赐姓行为旨在(     
A.推行民族平等政策B.分化少数民族首领
C.强化边疆民族统治D.促进民族之间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作为唐朝最高学府的国子监,仅唐太宗时,就接收吐蕃地区和百济、新罗等周边国家派遣的入学子弟八千余人,后来的崔致远、金可记等甚至通过科举入仕。这一现象反映出唐朝
A.文化政策较为开明B.民族交融程度日趋加深
C.对外交流较为频繁D.人才选拔基础不断扩大
7 .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九》载:“(唐贞元年间)选群蛮子弟聚之成都,教以节数(代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欲以慰悦羁縻之。业成则去,复以他子弟继之。”这一举措
A.旨在完善和亲政策增进互信B.广泛传播了儒家的忠义思想
C.淡化了突厥与汉族间的矛盾D.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2021-10-18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求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基础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