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46年9月和1947年2月,联共(布)中央先后通过《关于消除集体农庄中违反农业劳动组合章程的现象的措施》和《战后时期大力发展农业的措施》的决议。这表明战后苏联(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得到纠正B.发展农业成为经济建设的中心
C.借助国际局势缓和进行改革D.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及时调整
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46年后,苏联相继通过《关于加速发展生产日用品的国营轻工业的措施》、《关于战后大力发展农业的措施》等决议,决定将1946-1950年对纺织工业部的投资由59.9亿增加到73亿卢布,对轻工业部的投资额由21.8亿卢布增加到29亿卢布。这表明(       
A.苏联模式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B.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问题得到纠正
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因时进行调整D.民用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24-01-01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选修)试题
3 . 下表是苏联年均经济增长率变动情况,该表说明苏联(     
项目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
社会总产值6.57.46.34.2
国民收入6.57.85.74.3
工业产值8.68.57.44.4
农业产值2.23.92.51.7
居民人均实际收入3.65.94.43.4
A.仍未根本突破传统体制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居民消费需求基本满足D.经济改革政策持续
4 . 赫鲁晓夫时期,由于垦荒人口剧增,必须加快住房和医疗、教育设施的建设。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口涌入哈萨克斯坦,一些牧民失去牧场,被迫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转为农耕或进入城市。另外,大量俄罗斯人前往哈萨克斯坦并在当地定居,改变了哈萨克斯坦的人口结构。赫鲁晓夫的措施     
A.突破了旧的经济发展模式B.改善了苏联的社会面貌
C.保证了社会经济协调发展D.强化了苏联社会凝聚力
2023-12-20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因气候好和肥力充足,1956年苏联垦荒区的粮食产量高达63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1%。赫鲁晓夫因此被授予列宁勋章。据此可知,赫鲁晓夫改革(       
A.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B.协调了农轻重比例
C.打破了苏联模式束缚D.推进了农业的发展
6 . 下面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年)示意图。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制约农业发展B.中苏经济发展模式迥异
C.中国社会制度优势明显D.改革举措影响经济发展
2023-12-1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湖天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图是苏联经济发展概况(单位:亿卢布)。这可以用来说明苏联(     
A.工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B.农轻重比例失调有所调整
C.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D.农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3-12-0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如图所示问题一直延续至赫鲁晓夫时期,为解决该问题赫鲁晓夫采取的措施是(     

1928-1834年答物总产量和国家收购总量


A.实行收购制B.改行余粮收集制C.征收粮食税D.实施义务交售制
2023-12-04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斯大林刚去世,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马林科夫就指责苏联社会的很多不正常现象是个人崇拜造成的。随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谴责斯大林个人崇拜与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严重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秘密报告是赫鲁晓夫个人的行为B.秘密报告无法根本突破苏联模式
C.个人崇拜的土壤得到了彻底铲除D.西方和平演变导演出了这场闹剧
2023-12-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1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2023·江苏·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苏共中央九月全会后,赫鲁晓夫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发展个人副业的措施,主要包括:先降低庄员、职工向国家义务交售的定额,最后废除针对个人副业的义务交售制度。使个人副业的税率降低80%,等等。有人称之为一种使私人生产受益的“新经济政策”。1958年,苏联农业丰收。在苏共中央十二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指出:苏联“在短期内克服了农业生产的落后状态”。“在经济方面最强大的集体农庄目前就已经能够满足集体农庄庄员个人对马铃薯、蔬菜,甚至是牛奶的需要。个人副业“将逐渐失去它的意义”。此后,逐步禁止城市公民个人饲养牲畜。

——摘编自陆南泉《苏联经济发展史简论与启示》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各级供销合作社大力宣传并帮助社队逐步组织起各项副业生产。江苏淮安农村供销合作社为配合农村的合作化高潮,从南通等地引进优食兔种,发放各地饲养;洪泽县成为江苏省长毛兔的基地县。就水果生产来说,广东省采取发放预购定金的办法解决农户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从1951年开始即组织农业技术队伍深入产区举办现场水果防治病虫害等技术训练班。1956-1958年,除每年安排水果生产专项化肥1万吨以外,省供销社还临时增拨化肥1580吨。各农村基层社一般设有综合收购门市部,除在门市部坐店收购外,还采取开物资交流会约时定点摆货摊、走村串寨、送货下乡、送货上门和利用代购代销员等方式进行收购,解决农副产品滞销问题。

——摘编自李攀《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改革个人副业管理制度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述20世纪50年代我国供销合作社扶持农村副业生产的举措,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